水调歌头·百堞龟城北
〔宋〕
百堞(1)龟城(2)北,江(3)势远连空。杠梁(4)济涉(5),浑似(6)溪涧饭长虹。覆以翬(8)飞华宇(9),载以鱼浮(10)石,守护有神龙。好看发源水(11),滚滚尽流东。
雄伟绵长的成都城垣北部,衔接长空的郫江江势源远流长。桥墩如人腿涉水而立,简直像是有虹化为美丈夫,用金瓶汲水而饮。桥上有廊屋覆盖,屋角是华丽的飞檐,负载着桥身的是石块垒成的桥墩,就像有神龙在守护。站在驷马桥上,可以观赏刚发源不久的江水滚滚东流。
司马氏(1),凌云气,盖(2)群公。当年题柱,从此奏赋动天容(3)。果(4)驾轺车(5)使蜀(6),能致(7)诸蛮(8)臣汉(9),邛(10)筰(11)道仍通。寄语登桥者,努力继前功。
司马相如气概轩昂,冠盖诸位上公。相如昔年题词,《上林赋》呈上后使武帝动容。武帝果真派相如驾驶轻车出使巴蜀,招致西南各少数民族向汉王朝称臣,汉与邛、笮间已经断绝的道路自此重新畅通。寄语后来的登桥者,希望大家效法司马相如,奋发努力,继承前贤,再建功业。
小提示:京镗《水调歌头·百堞龟城北》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水调歌头·百堞龟城北》是南宋词人京镗创作的一首词。该词为桥而作,紧紧围绕“驷马桥”在作文章。上片写桥由粗及精,词人作远观江桥,先绘背影、再描桥姿,宏观写桥极有气势、细处入手更富神韵,语言灵活、视角多变、层次分明,下片独展“驷马”之旨趣,由江桥自然言及登桥之人,高度赞扬汉代著名辞赋家司马相如的“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由古励今、卒章显志。全词层次分明,不乏深意,表达了个人荣耀应在为国家、民族尽职尽责中实现。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 水调歌头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成都城北旧有一座清远桥,相传即汉代的升仙桥(一作“升迁桥”)。升仙桥南宋时业已破旧,孝宗绍熙十六年(1189年)十二月至十七年四月,身为四川安抚制置使、知成都府的京镗将其整修一新,改名“驷马桥”,并撰有《驷马桥记》。观该篇小序可知,桥将竣工时,同僚们赋词祝贺,作者遂填此阕以相答谢。可惜,原唱今已失传,只剩下这篇“报李”之作了。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湖海平生豪气,关塞如今风景,剪烛看吴钩。剩喜燃犀处,骇浪与天浮。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赤壁矶头落照,肥水桥边衰草,渺渺唤人愁。我欲乘风去,击楫誓中流。
-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徒倚栏干久,缺月挂帘钩。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
水调歌头·隐静山观雨
青嶂度云气,幽壑舞回风。山神助我奇观,唤起碧霄龙。电掣金蛇千丈,雷震灵鼍万叠,汹汹欲崩空。尽泻银潢水,倾入宝莲宫。坐中客,凌积翠,看奔洪。人间应失匕箸,此地独从容。洗了从来尘垢,润及无边焦槁,造物不言功。天宇忽开霁,日在五云东。
-
水调歌头·桂林中秋
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尝心亭上唤客,追忆去年游。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老子兴不浅,聊复此淹留。
-
水调歌头·和张文伯对月词
斜阳明薄暮,暗雨霁凉秋。弱云狼藉,晚来风起,席卷更无留。天外老蟾高挂,皎皎寒光照水,金璧共沈浮。宾主一时杰,倾动庾公楼。渡银汉,漙玉露,势欲流。不妨吟赏,坐拥红袖舞还讴。暗祝今宵素魄,助我清才逸气,稳步上瀛洲。欲识瀛洲路,雄据六鳌头。
-
水调歌头·赵帅圣用生日
...上骑鲸仙客,乘兴下瀛州。雅志在扶世,来佐紫宸游。庙堂上,须早计,要嘉谋。牙床锦帐,三岁江北叹淹留。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厨百斛,与客醉瑶舟。待得蟠桃熟,相约访浮丘。
-
水调歌头·雨后月出西湖作
落日在烟树,云水两空濛。澹霞消尽,何事依约有微红。湖上晩来风细,吹尽一天残雨,苍翠湿千峰。谁遣长空月,冷浸玉壶中。问明月,应解笑,白头翁。不堪老去,依旧临水照衰容。良夜幾横烟棹,独倚危樯西望,目断远山重。但恨故人远,此乐与谁同。
-
水调歌头·丙午登白鹭亭作
岁晩念行役,江阔渺风烟。六朝文物何在,回首更凄然。倚尽危楼杰观,暗想琼枝璧月,罗襪歩承莲。桃葉山前鹭,无语下寒滩。潮寂寞,浸孤垒,涨平川。莫愁艇子何处,烟树杳无边。王谢堂前双燕,空绕乌衣门巷,斜日草连天。只有台城月,千古照婵娟。
-
水调歌头·王次卿归自彭门,中秋步月作
濯锦桥边月,幾度照中秋。年年此夜清景,伴我与君游。万里相随何处,看尽吴波越嶂,更向古徐州。应为霜髯老,西望倚黄楼。天如水,云似扫,素魂流。不知今夕何夕,相对语羁愁。故国归来何事,记易南枝惊鹊,还对玉蟾羞。踏尽疏桐影,更复为君留。
-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遗恨夕阳中。蘋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