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击壤歌》是一首远古先民咏赞美好生活的歌谣。这首歌谣用极口语化的表述方式,吟唱出了生动的田园风景诗。太阳出来起来劳动,太阳下山休息养生,打一口井用以饮水,整理田地种出五谷丰登。歌谣般的风貌,仿佛听到了一个苍老而健硕的农人,在田地中对着无垠田畴悠扬地咏颂。这是他们怡然于简朴生活的自足的歌声,展现出了农耕时代上古先民的幸福生活场景,诠释出原始的自由安闲和自给自足的简单快乐。自然中见淳美,朴拙中见太平。全歌用语纯净,不染尘灰,意境高古,文字流畅。四言的写作形式,为诗歌增添了一种长短抑扬的韵致。最后一句点明题旨,这自然顺生的生存方式和其乐自得的生活,又何须外力的干涉和帝王的管理指导。
- 作品出处论衡
- 文学体裁远古民歌
- 创作年代尧时期
创作背景
《击壤歌》这首歌谣大约流传于距今4000多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传说在尧帝的时代,“天下太和,百姓无事”,老百姓过着安定舒适的日子。一位八九十岁的老人,一边悠闲地做着“击壤”的游戏,一边唱出了这首歌。
相关诗词
-
垂白之老击壤歌
功成作乐兮帝力则那,乐正崇德兮雅颂则多,云门之典兮大吕之歌,金石节奏兮丝竹骈罗,天地已正兮神人以和,两阶舞羽兮三边止戈,击壤鼓腹兮不识其他。客有献成功之颂,九重深兮其若何!
-
歌头·言志和竹翁
...。小筑一廛新,携松柄,徜徉曲园中,弄泉石。中年后,两平议,有成书,博得颠毛欲白。愿人间,永永销除烽燧,长如乾嘉,太平时,歌击壤,岁逾百。
-
颍州老翁歌
...持。向非圣人念赤子,填委沟壑应无疑。老翁仰天泪如雨,我亦感激愁歔欷。安得四海康且阜,五风十雨斯应期。长官廉平县令好,生民击壤歌清时。愿言观风采诗者,慎勿废我颍州老翁哀苦辞。
-
屡雪二麦可望喜而作歌
...百。玉尘出磨飞屋梁,银丝入釜须宽汤。寒醅发剂炊饼裂,新麻压油寒具香。大妇下机废晨织,小姑佐庖忘晚妆。老翁饱食笑扪腹,林下击壤歌时康。
-
硐岭樵歌
黄山东南数十里,芙蓉削翠连云起。萧萧褐褐三五群,生薪半肩歌不止。石径迢迢云外行,烟雾满地穿林坰。圣世不须紫芝曲,息担击壤歌太平。
-
赤龙歌
...濆。上帝闻之发震怒,不使淫威遍下土。飞符直取赤龙归,投彼遐荒畀豺虎。春云布满东南隅,疏疏密密雨声徐。桑麻蔽野鸡犬静,遥闻击壤歌唐虞。
-
铙歌鼓吹曲二章·其二·旱既甚张君阐化也君积功累行有祷而天应之
...屡。雩坛长跪恭进词,黑札泫文启雷祖。闭阳纵阴理则然,叱电鞭霆一何武。旸乌郁光祝融奔,渊龙起蛰商羊舞。甘泽及我私,里长驩娱击壤歌,至正厥功匪君谁。
-
喜雪歌
...阶白。琼楼玉宇粲相辉,积素晶莹连四壁。趍朝瞩目纵遐观,蓬莱宫阙凝清寒。由来三白为佳瑞,自是阴阳叶和气。方今何幸际明时,讴歌击壤无休期。尝闻治世已歆慕,况乃于今亲见之。我皇登三仍迈五,圣德归功在匡辅。赓诗愿奉万年欢,永享天心符圣祖。
-
乐余东老歌
...求。箪瓢环堵出金石,颜回原宪皆吾俦。食留余味饱童婢,口留余话无愆尤。庭留余地种花药,脚留余力登山丘。余年余事鼓余兴,乐余击壤歌街头。
-
高宗郊祀前朝享太庙三十首·其十三·仁宗室用《美成》。徽宗御制
仁德如天,遍覆无偏。功济九有,恩涵八埏。齐民受康,朝野晏然。击壤歌谣,四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