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是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一说吴让皇杨溥)作了俘虏北上渡江时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李煜全集》中。此诗描写了家国破败的残败景象,表达了亡国君主愁苦不堪的心境和对迷茫未来的担忧。全诗写得情真意切,符合初亡国君主的心理特点。
- 作品别称泰州永宁宫、归宋渡江作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五代十国时期
创作背景
据记载,宋太祖开宝八年(975)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半,金陵城被宋军攻陷,南唐灭亡。次年正月,李煜肉袒出降,被宋军押至宋城汴京,被宋封为具有讽刺意味的“违命侯”。他被押解北上,在渡口上回望自己的故都石头城,不禁潸然泪下,作了《渡中江望石城泣下》这首七律。
相关诗词
-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壮。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
-
临江亭五咏·其一
晋家南作帝,京镇北为关。江水中分地,城楼下带山。金陵事已往,青盖理无还。落日空亭上,愁看龙尾湾。
-
应天长·石城山下桃花绽
石城山下桃花绽,宿雨初晴云未散。南去棹,北飞雁,水阔山遥肠欲断。倚楼情绪懒,惆怅春心无限。燕度蒹葭风晚,欲归愁满面。
-
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
幽人住山北,月上照山东。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出林避炎影,步径逐凉风。平云断高岫,长河隔净空。数萤流暗草,一鸟宿疏桐。兴逸烟霄上,神闲宇宙中。还思城阙下,何异处樊笼。
-
中川长望
长川杳难即,四望四无极。安流宁可值,愤风方未息。危帆渡中悬,孤光岩下昃。岸际树难辨,云中鸟易识。莫恨东复西,谁知迂且直。故乡相思者,当春爱颜色。独写千行泪,谁同万里忆。
-
渡辰江望丹山
一江纳双流,波势卷寥廓。群峰压扁舟,颇虑篙橹弱。稍稍滩脚回,迟迟沙尾著。南望隔岸山,千尺俯城郭。石动风雨悬,谷暗夔魖乐。云有仙真人,栖此鍊大药。至今法丹处,紫气抱飞阁。籀书九千外,奇字谁所作。舟师指示我,灵迹具灼灿。吁嗟尘浊中,焉能招黄鹤。羽化多渺茫,...
-
舟中晓望都城有怀诸公
烟深孤塔是长干,路近都城望眼宽。江水今无南北限,山形原作虎龙蟠。云开魏阙朝阳满,月落秦淮晓色寒。遥想此时天上客,从容鸣佩列朝端。
-
答任师中
石城山下居,草草已经岁。终日对山吟,何尝问阴霁。自知有义命,百事安拙计。每蒙亲朋念,尺书来者继。岂徒问寒温,亦惑慰穷滞。惟公见爱...
-
白门秋望
巍峨层堞俯晴溪,极目金陵落照西。江到石城千派合,山围天阙万峰低。岚烟翠迥余龙气,玉树歌残咽鸟啼。莫问古都旧时事,六朝宫地草萋萋。
-
丹阳怀古
汇泽中江绕故城,下襟扬越上巴荆。铜符募士才丸士,木柿乘潮又被兵。破竹势成风自利,衔刀谶应绩空争。可怜鄣口千寻铁,不救孤军化鹤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