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此诗写作者游黄鹤楼时听笛的经历,抒发了诗人满腔的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前两句写作者的生活遭遇和心绪,捕捉了「西望」的典型动作加以描写,传神地表达了怀念帝都之情和「望」而「不见」的愁苦;后两句点题,写在黄鹤楼上听吹笛,从笛声化出「江城五月落梅花」的苍凉景象,借景抒情,使前后情景相生,妙合无垠。
- 作品别称题北榭碑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本诗的创作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此诗是公元758年(唐肃宗乾元元年)李白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被长流夜郎,路经江夏(今武汉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一说此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遇赦东归,途径江夏时所作。
相关诗词
-
题鹤仙为诸鍊师
湘江水深流不竭,湘山云间还峍屼。黄鹤楼头铁笛声,一声吹落长空月。主人独倚阑干望,仰见一鹤西南翔。上有仙人醉不醒,也知倒尽瑶池觞。瑶池宴罢日色晚,跨鹤归来不知远。霞裾行逐天风长,放浪人间会须返。相逢相别君莫愁,迟当携尔登瀛洲。揽衣上鹤复飞去,但见湘山寂寂江悠悠。
-
忆秦娥·坐黄鹤楼上
江千尺,晚来风景秋萧瑟。斜阳槛外,数行金戟。杯干重把栏干拍,楚宫垂柳怜孤客。怜孤客,飞仙安在,唤他吹笛。
-
闻笛
风入梧桐山月明,卧听邻笛转凄清。未传黄鹤楼中曲,却得羌儿塞上声。
-
榴皮题壁·其一
黄鹤楼中吹笛罢,洞庭湖畔醉吟馀。剑光如宝无人识,却记榴皮几字书。
-
上黄鹤楼
矶头黄鹄日东流,又此阑干又此秋。鼾睡他人同卧榻,婆娑老子自登楼。能言鹦鹉悲名士,折翼天鹏概督州。洒尽新亭楚囚泪,烟波风景总生愁。
-
黄鹤楼
半空金碧何代楼,仙人鹤驾曾一游。雕槛看云楚山晓,珠帘捲月湘江秋。楼前云月长无恙,祢赋崔诗角清壮。西风忽动庾公尘,仙人仍归九天上。
-
送长史管公时敏朝京
黄鹤楼前画舫开,送车千辆动浮埃。楚人独数苏从谏,齐士谁过管仲才。报政每随鹓鹭入,览辉重见凤凰来。君心东注同江汉,一一敷陈对玉台。
-
再游黄鹤楼
买看山水兴犹清,闲逐儿童楼上行。窗外钟声大别寺,杯中堞影汉阳城。蜂连建业何曾断,浪接潇湘总未平。小艇犯涛如履地,果然水战利南兵。
-
黄鹤楼
积雪满天地,凭栏竟日留。青山文命庙,芳草正平洲。汉净穿岩出,江雄撼郭流。蚁蜂南北市,凫雁往来舟。黄鹤名相似,丹徒迹可求。如何注水牒,讹作戴公游。
-
己酉中秋之夕与任才仲醉于岳阳楼上明年十一月二十日南游过道谒姜光彦出才仲画轴则写是夕事也剪烛观之恍然一笑书八句以当画记
去年中秋洞庭野,寒瑶万顷兼天泻。岳阳楼上两幅巾,月入栏干影潇洒。世间此影谁能孤,狂如我友人所无。一梦经年无续处,道州还见倚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