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明〕
大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
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秦皇空此瘗黄金,佳气葱葱至今王。
我怀郁塞何由开,酒酣走上城南台。
坐觉苍茫万古意,远自荒烟落日之中来。
石头城下涛声怒,武骑千群谁敢渡?
黄旗入洛竟何祥,铁锁横江未为固。
前三国,后六朝,草生宫阙何萧萧!
英雄乘时务割据,几度战血流寒潮。
我生幸逢圣人起南国,祸乱初平事休息,
从今四海永为家,不用长江限南北。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是明代诗人高启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是一支祖国统一的赞歌,作者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长江滚滚东去,不禁触景生情,吊古思今,写下此诗表达了对国家一统、天下太平的向往。前八句描写了从台上眺望时所见景色,次四句承上叙述自己的怀古之情,接着八句是说从三国到六朝以这个地方为舞台发生了多次战乱,最后四句赞颂了朱元璋的新王朝并以祈愿和平作结。全诗笔力雄健,音韵铿锵,舒卷自如,气势纵横。
- 作品出处高太史大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1369年
创作背景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此诗作于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明代开国未久之际。作者生当元末明初,饱尝战乱之苦。当时诗人正应征参加《元史》的修撰,怀抱理想,要为国家作一番事业。当他登上金陵雨花台,眺望荒烟落日笼罩下的长江之际,随着江水波涛的起伏,思潮起伏,有感而作。
相关诗词
-
金陵雨花台遂至故人刘叔亮墓
雨花台上看晴空,万里风烟入望中。人物车书南北混,山川襟带古今同。昆虫未蛰霜先陨,凤鸟不鸣江自东。绿发刘伶缘醉死,往寻荒冢酹西风。
-
金陵雨花台感僧云光事自警
横经处处客诸侯,一上高台愧不休。讲罢直饶花自雨,未妨辕下作官牛。
-
重过雨花台望春江有感
春姿静东岑,云影结遥灿。坐觉高台空,不知翠微半。落花自古今,啼鸟变昏旦。抚花良易迁,即事聊成玩。况乃晴江开,绿波正拍岸。
-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追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二首·其二
高台不见凤凰游,望望青天入海流。舞罢翠娥同去国,战残白骨尚盈丘。风摇落日催行棹,潮卷新沙换故洲。结绮临春无觅处,年年芳草向人愁。
-
追和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二首·其一
采凤何年此地游,高台千古自风流。寒烟淡淡笼城郭,宝器时时出冢丘。舴艋竞归芳草渡,鹭鸶群舞碧芦洲。重华不返箫韶断,落日秦淮添客愁。
-
赴召试登凤凰台望大江
未登麒麟之秘阁,且上凤凰之高台。凤凰台上极远目,海风飞洒清浮埃。白日出,青天开,但看万里长江从西来。雪中苍茫自无际,直涌大地高崔嵬。朝宗势,去不回,万水尽入东南隈。天堑设,皇图恢,龙盘虎踞雄九垓。金宫宝阙天上开,一人有庆万国来。万国来,咸梯航...
-
吴兄文参议同登金陵凤皇台醉作
百年访古此徘徊,更上山椒扫草莱。一脔地腴胡马瞰,数围天险化龙开。时闻营籍传谣曲,谁见禅宫离劫灰。李白不生王谢歇,西风日落凤皇台。
-
春日雨花台眺望有感
朱雀门前花草空,明驼尽载景阳宫。
-
雨花台
同泰金钱赎帝子,江南好佛生欢喜。云光说法天雨花,缤纷四面飞红紫。吁嗟雨花不雨粟,空使台城鬼夜哭。登台不见讲经人,西风吹澹秋山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