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桃花行》是清代小说家曹雪芹所作的七言古诗,是《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所作,后多有仿写作品。这首诗以非常低沉的笔调,通过鲜艳明媚的桃花和孤独悲伤的人多方映衬、反复对比,塑造了一个孤独、忧愁、哀怨、伤感的少女形象。这首诗是作者对命薄如桃花的黛玉的夭亡,预作象征性的写照。作者用强烈的对比写法描述自己的痛苦,经过多次换韵,抒发的情感也随着文字的变换而逐渐推进、深化,是由一个花人相映过渡到花人交融,达到景为情设、情为景触的艺术效果,最后一气呵成达至以花自喻薄命的立意。
- 作品出处红楼梦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清代
创作背景
曹雪芹将《桃花行》写于第七十回,出于林黛玉之手,以花喻人,诗情缠绵凄切。《桃花行》的创作正值“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此时,离《葬花吟》的写作已有时日,在“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三十七回)后,众姐妹只做了几回诗,又经历了大观园的种种变故,“敏探春兴利除宿弊”(五十六回),无暇顾及诗社,“诗社散了一年,也没有人作兴”,恰逢黛玉作此《桃花行》一首,众人见“这首桃花诗又好”,建议“就把海棠社改做桃花社”。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的贾府已不同往昔,距离“惑奸谗抄检大观园”(七十四回)的由盛而衰已经相去不远了。在时令上来说虽然是“万物逢春”,对黛玉所处的贾府来说却是夕阳晚景。机敏如黛玉,或许对贾府的这一切变化早有所洞察,又孤苦无依如黛玉,也只能以笔宣泄自己的情感,以花寄托自己的身世飘零,除此之外,在复杂而严酷的家庭斗争中,黛玉别无他法。
相关诗词
-
《桃萼歌》拼音版
东风一夜吹桃萼,桃花吹开又吹落。开时不记春有情,落时偏道风声恶。东风吹树无日休,自是桃花太轻薄。
-
《水次逢碧桃》拼音版
桃叶复桃花,秦淮是汝家。渡头风雨夜,惆怅忆天涯。
-
《双桂行寿宜兴蒋郡丞》拼音版
...种阳羡山间田。山田种秫收不薄,荆溪如画堪行乐。桂花已见湖上开,桂子还闻月中落。月中清影碧天秋,花下斑衣对白头。陶令归来浑是醉,徐卿老去百无忧。不见玄都观里桃,不见灞陵桥畔柳。桃花吹作素衣尘,柳色歌残行客口。谁能向桂花树下日陶然,万斛天香近酒边。燕山五枝君不...
-
《题桃川图赠鍊师张子故西苑方士也》拼音版
...海。海上重来鬓已秋,鼎湖龙去水空流。夹城辇路多青草,别殿宫官半白头。承恩旧侣知何处,闻逐云中鸡犬去。惟馀野迹走风尘,却忆桃花源里住。我闻此语涕沾膺,世事从来不可凭。君今莫说丹砂事,松柏萧萧冷茂陵。
-
《桃花岭图歌寿太宰杨梦山先生》拼音版
...山光半水痕。拂拭自疑真境近,不知春色在公门。君不见度索山前花落晚,千年一结条支卵。东方先生太苦饥,啖馀半核如金碗。又不见仙人子晋遨五城,白鹤朝骖海上行。缑山瞥见花成雨,沈醉吹残月夜笙。主人亦住三山岛,瑶池仙种分来早。花开几度笙几曲,日上扶桑春未老。
-
《桃花》拼音版
万山回合似天台,二月桃花已遍开。映水却疑乘浪煖,缘崖故是倚云栽。乱红飞雨沾衣袂,碎锦分霞入酒杯。漫道武陵仙路远,探奇有客问津来。
-
《策师南游过三峡见予求施以诗会余忧悲苦恼无意赋咏姑借梅为喻送行则无一字不著题此本分事不妨大亲切也策将安取绍兴十四年十二月一》拼音版
策骨寒瘦枯梅枝,梅花开时徵我诗。我诗悲瘁作无意,借梅代我陈其词。梅云最先得春意,桃花乱搀作佛事。千年冷落空自知,今日相看合何似。迦叶眼睛谁不有,先觉我当为上首。普令世界识春光,南枝待入瞿昙手。
-
《行行且游猎篇为于子冲赋》拼音版
渔阳九月阵云黑,使君叱拨桃花色。酒酣弄辔意气豪,呼鹰出猎燕然侧。黄间欲挽倚宝刀,银镝飞过双青骹。千群玄鹿大如兕,排风蹠地走且号。日斜勒马原上立,萧条...
-
《四月一日曹常侍园看花同冯用韫葛仲明二馆丈赋·其一》拼音版
西城仙馆侍中家,别苑春深玉洞霞。一曲歌声听不散,随风吹落小桃花。
-
《嘉靖壬戌从三兄无择下第同归有过桃花口诗至万历已夘请告南还复过此地咏兄旧句怅然有感用韵追和》拼音版
廿载津亭唱棹过,依然烟柳夹长河。花源尚记来时路,鸿影空怜旧日歌。人代三朝看过隙,生涯万事付流波。双棠旧馆应无恙,独抚遗编思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