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山中问答》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以问答形式抒发作者隐居生活的自在天然的情趣,也反映了诗人的矛盾心理。全诗语言朴素,转接轻灵,活泼流利,浑然天成;用笔有虚有实,实处形象可感,虚处一触即止,虚实对比,意蕴幽邃;诗境似近而实远,诗情似淡而实浓。
- 作品别称山中答俗人、答俗人问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729年
创作背景
李白曾经多次隐居山林。他在少年时代,和逸人东严子隐居岷山。出川以后,从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开始,李白在安陆(今属湖北)居住十年,曾隐居白兆山桃花岩。《山中问答》此诗当作于开元十七年(729年)或十八年(730年)李白在白兆山桃花岩隐居时期。
相关诗词
-
寄题山居
...何所如,非灊非皖非匡庐。问云非山何所居,屋中主人山中徒。当檐屹立几丈馀,亦有竹树相盘纡。朝听鹤吟暮猿呼,那知门外临通衢。或闻此语谓我诬,答以君意诚守株。人间有国名华胥,其往初不因舟车。神游倏忽已即涂,晨鸡唤觉犹蘧蘧。山名无乃类此欤,胸中有山无地无。朱门蓬户何别...
-
青原山中赠答刘五斋郡丞四叠前韵
沛国遗民今再逢,幸于莲社暂过从。忘机相对閒凭几,善问何言答扣钟。泽畔行吟宁有慕,人前礼法且教慵。年来爱诵高人语,贤则蛟之圣则龙。
-
入关山
轻舆兀兀乘朝晖,渐入山径行逶迤。昨日喜与山相见,今日得与山相随。山中老翁迎我笑,借问久矣来何迟。答云王都富且乐,四方车马皆奔驰。我虽疏慵亦勉强,天恩得邑方南归。山林朝市不同调,公虽高简宜无讥。老翁闻语更欢意,为我煮水烧松枝。山家十钱得升酒,劝我引觞聊沃饥。为翁...
-
四月四日游雁荡山自四十九盘岭至大龙湫登马鞍岭经灵岩灵峰石梁诸胜达大荆城纪事
...命存依稀。非仙非鬼竟何物,罗列呵问艰陈辞。双鸾矫羽不得控,玉女下顾神颀颀。众中一柱特嶷立,以顶触天端不欹。平生梦想忽到眼,金简所状心犹疑。东南海水绕如带,蜃气漠漠天风吹。灵岩灵峰并奇绝,石腹侧裂青冥低。入门清啸众山答,萝穴一鹘惊人飞。危龛老僧鬓眉绿...
-
答赠宋鹅池
白首无家别,青鞋掉臂行。屠龙空有技,歌凤竟何成。濮上寻真隐,山中问达生。天涯岁欲暮,徒结紫兰情。
-
立春日得徐二孺书兼承寄长歌一阕赋答二首·其二
屈指词坛客,徐卿已白眉。三都推作赋,五岳待题诗。海上依丛桂,山中问紫芝。吴门他日过,载酒若为期。
-
山中问月
为问长安月,谁教不相离。昔随飞盖处,今照入山时。借助秋怀旷,留连夜卧迟。如归旧乡国,似对好亲知。松下行为伴,谿头坐有期。千岩将万壑,无处不相随。
-
集贤池答侍中问
主人晚入皇城宿,问客裴回何所须。池月幸闲无用处,今宵能借客游无。
-
奉新县楼对月,望浮云山李八百洞,超然有怀
白露浥宵桂,月满浮云山。遥想山中人,与我身俱闲。少日曾陪供奉班,流浪三千随百蛮。海水接天看不足,却归万壑听潺湲。累土成岳谅非艰,蚤服玄英勘大还。金阙玉清...
-
答山中侃上人
竹房分半席,流水白云间。丹灶馀千载,青鞋第几山。有诗多解悟,无发得高闲。因笑尘中客,重逢改旧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