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
〔宋〕
三司副使不书前人名姓。嘉祐五年,尚书户部员外郎吕君冲之,始稽之众史,而自李纮已上,至查道,得其名;自杨偕已上,得其官;自郭劝已下,又得其在事之岁时。于是,书石而镵之东壁。
夫合天下之众者财,理天下之财者法,守天下之法者吏也。吏不良,则有法而莫守;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有财而莫理,则阡陌闾巷之贱人,皆能私取予之势,擅万物之利,以与人主争黔首,而放其无穷之欲,非必贵强桀大而后能。如是而天子犹为不失其民者,盖特号而已耳。虽欲食蔬衣敝,憔悴其身,愁思其心,以幸天下之给足,而安吾政,吾知其犹不行也。然则善吾法,而择吏以守之,以理天下之财,虽上古尧、舜,犹不能毋以此为先急,而况于后世之纷纷乎?
三司副使,方今之大吏,朝廷所以尊宠之甚备。盖今理财之法,有不善者,其势皆得以议于上而改为之。非特当守成法,吝出入,以从有司之事而已。其职事如此。则其人之贤不肖,利害施于天下如何也!观其人,以其在事之岁时,以求其政事之见于今者,而考其所以佐上理财之方,则其人之贤不肖,与世之治否,吾可以坐而得矣。此盖吕君之志也。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于嘉祐五年(1060年)创作的一篇散文。作者在简略说明自己的写作缘由之后,以很大篇幅来阐述财政管理这项工作及负责管理财政的官吏的重要性,提到了社稷安危的高度,进而提出完善法制、选才理财的主张。同时,还具体论述了三司副使这一职位的重要性,点出了现任三司副使吕景初记录历任本职情况的用意和效果。文章借题说理,文思开拓。善于开合,详略得体。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宋仁宗嘉祐五年(1060年),作者担任三司度支判官。当时的度支副使吕景初掌管全面事务,他从官府档案中查考出历届副使的姓名、官衔履历和任职年月,并授意作者写了这篇题记。
相关诗词
-
山之英寓所观壬午进士题名记有感
曾携赋草入天门,五色云中谒至尊。一代文明千载会,十年耆宿几人存。尘中事往浑如梦,客里情亲得共论。浪说题名垂不朽,相期努力答君恩。
-
马子山为余与贺顺之书记李仲蒙察推同年同幕作题名记复有诗督程适之书石余因和兼谢
太常旧得同科第,幕府今还次姓名。作记马周文已赡,书丹程邈隶尤精。定知二美能传久,从此三家觉转荣。每对雄词观健笔,自惭孤迹附群英。
-
谏院题名记
古者谏无官,自公卿大夫,至於工商,无不得谏者。汉兴以来,始置官。夫以天下之政,四海之众,得失利病,萃於一官使言之,其为任亦重矣。居是官者,常志其大,舍其细;先其急,后其缓;专利国家而不为身谋。彼汲汲於名者,犹汲汲於利也,其间相去...
-
龙井题名记
...所遣篮舆,则曰:“以不时至,去矣。”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
-
谢仙游许宰伯诩立续题名记招饮二首记乃崇清侍郎作·其二
忆昔琴堂宴士时,至今人诵壮行诗。政缘勇气填然跃,遂窃科名副所期。乡橐摛词光吐凤,邦侯瑑美稳蟠螭。乞留片石棠阴下,要写春风德政碑。
-
送贵溪宗人淳赴汀州司副·其三
汀郡棠阴有去思,汀庠人说旧经师。此行拟续题名记,教养分明盛一时。
-
题启南写游虎丘图
云岩不减灵岩好,昨者胡为涉行潦。千人石上两青鞋,日出深林歌杲杲。一时取乐能偿劳,水西山北争探讨。涧泉漱齿心亦清,石壁题名手亲扫。西去阳山十里遥,冒雨有人归不早。明朝见话入云岩,扼紧捋须空懊恼。好山不趁晴时游,此事已差何足道。安知犹有独游人,...
-
凤西刘君自太平节推入贺万寿适擢武选有赠
金鉴千秋献玉京,当涂司理早知名。忽迁百将专衡地,正听三陲奏凯声。铁券少侯随下拜,锦衣近戚避前行。署中厅壁题名处,先号如存可有评。
-
余客姑苏馆于僧寺昔年舍弟文度寓焉重览壁题凄然有赋
雨塌颓垣旧径非,化宫金像俨斜晖。巡廊废灶僧雏去,画栋衔坭燕子归。瑞竹已随空影没,神钟欲觅款文微。西堂此际难成梦,重阅留题泪满衣。
-
次良乡琉璃河馆壁题诗韵·其二
红泪模糊白练巾,封侯夫婿满头尘。弓刀队里羊裘畔,祇共题愁笔墨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