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陪幕中饯孙无怀于郭希道池亭闰重九前一日
〔宋〕
檀栾金碧,婀娜蓬莱,游云不蘸芳洲。露柳霜莲,十分点缀成秋。新弯画眉未稳,似含羞、低护墙头。愁送远,驻西台车马,共惜临流。
知道池亭多宴,掩庭花、长是惊落秦讴。腻粉阑干,犹闻凭袖香留。输他翠涟拍甃,瞰新妆、时浸明眸。帘半卷,带黄花、人在小楼。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声声慢·陪幕中饯孙无怀于郭希道池亭闰重九前一日》是宋代词人吴文英所作的一首饯别词。上片十句,着重描绘郭氏池亭的秋景和惜别之情;下片九句,重在追写郭氏池亭中的歌宴与歌妓。词为饯别而作,既然在“池亭”之中,便借眼前景物加以展开。词中多用借代手法,如“檀栾金碧”等,使词意曲折,须思而得之。此词以惜香怜玉之笔,写友朋聚散之绪,温柔缠绵,别具机杼。
- 作品出处梦窗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声声慢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据夏承焘《吴梦窗系年》,《声声慢·陪幕中饯孙无怀于郭希道池亭闰重九前一日》此词应作于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吴文英三十岁左右曾在苏州为仓台幕僚,居吴地达十年之久(《惜秋花》词云:“十载寄吴苑”),对吴地的历史掌故极为稔熟。这一时期,他写下了许多作品。此词即是吴文英与同僚在郭希道池亭中饯别孙无怀所作。《夏笺》:按《二十史朔闰表》,嘉定六年(1213年),绍定五年,景定三年(1262年),皆闰九月。嘉定六年,梦窗才十余岁,又此词载《花庵词选》,《词选》结集于淳祐九年(1249年),在景定之前,知必绍定五年壬辰之作。郭园在苏州,词题“幕中”,谓苏州仓幕也。客苏州,始见于此词。
相关诗词
-
声声慢·啼螀门静
啼螀门静,落叶阶深,秋声又入吾庐。一枕新凉,西窗晚雨疏疏。旧香旧色换却,但满川、残柳荒蒲。茂陵远,任岁华苒苒,老尽相如。昨夜西风初起,想莼边呼棹,橘后思书。短景凄然,残歌空叩铜壶。当时送行共约,雁归时、人赋归欤。雁归也,问人归、如雁也无。
-
声声慢·和周草窗
迎门高髻,倚扇清吭,娉婷未数西州。浅拂朱铅,春风二月梢头。相逢靓妆俊语,有旧家、京洛风流。断肠句,试重拈彩笔,与赋闲愁。犹记凌波欲去,问明珰罗袜,却为谁留。枉梦相思,几回南浦行舟。莫辞玉樽起舞,怕重来、燕子空楼。谩惆怅,抱琵琶、闲过此秋。
-
声声慢·高寒户牖
高寒户牖,虚白尊罍,千山尽入孤光。玉影如空,天葩暗落清香。平生此兴不浅,记当年、独据胡床。怎知道,是岁华换却,处处堪伤。已是南楼曲断,纵疏花淡月,也只凄凉。冷雨斜风,何况独掩西窗。天涯故人总老,谩相思、永夜相望。断梦远,趁秋声、一片渡江。
-
声声慢·催雪
风声从臾,云意商量,连朝滕六迟疑。茸帽貂裘,兔园准拟吟诗。红炉旋添兽炭,办金船、羔酒熔脂。问剪水,恁工夫犹未,还待何时。休被...
-
声声慢·题清微道人空山听雨图
贝经翻罢,檀篆薰残,山屏镇日潇潇。散遍天花,人间犹话灵箫。门前涨添鸳水,问新来、谁系兰桡。瑶台畔,乍春云悄倚,写尽无聊。还忆莲帷人病,渐佛妆慵整,闲了珠翘。梦怯清钟,分明身似芭蕉。相怜画窗瘦影,倩留题、衫角裙腰。空费泪,又枫江、悽断暮潮...
-
声声慢·题花海叔惜花春起早图
柳塘残月,水阁明霞,栏杆十二新晴。弄影霏香,东风吹遍园亭。帘前几番芳讯,勒花梢、燕子寒轻。最怕是,隔红墙弹鹊,缀上金铃。吟罢焦桐漫抚,向疏棂曲槛,独自闲凭。百五韶华,都教付与啼莺。催动千林晓色,听数声、画鼓春城。无人会,是搓酥滴露,一种柔情。
-
声声慢·题陈庆覃侍御伤心曲后
蘅芜梦冷,桃叶歌残,帘前犹唤鹦鹉。莫道多情,憔悴东风无主。青春几多怨抑,写鸾弦,一声声苦。吟不得,正黄昏后也,满庭微雨。早是凋红损翠,更休检、生绡海棠遗谱。零落秋花,试与问花无语。当时翠楼瘦影,化纤云、沈沈遥浦。剩碧藕,绾情丝、千缕万缕。
-
声声慢·阑腰过酒
阑腰过酒,帘额遮香,窗开八面珑玲。节近重阳,楼高飞上秋声。无多几株松竹,绿阴撩乱新晴。题襟好,算征尘暂洗,诗思难清。海上青琴自抚,问知音何处,沦落狂名。今夕尊前,匆匆莫忘鸥盟。燕台约寻伴侣,慰金门、索米伶俜。还有待,挂归帆、同醉海溟。
-
声声慢·寄怀仲萱小姑
听残梅雨,立尽桐阴,无聊静掩房栊。倦倚屏山,钗横欲整还慵。销魂怕提前事,恼兰舟、催发匆匆。从别后,任罗衣香褪,宝镜尘封。肠断吹箫院落,自伊人去也,烟锁苔空。明月樽前,相思两处应同。休教为侬憔悴,劝加餐、锦字常通。空极目,渺天涯、云水万重。
-
送春·其一
杜宇催残花更开,声声恰动掌中杯。眼看一树垂杨色,欲绾春光那得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