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鲁山山行》是北宋诗人梅尧臣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语言朴素,描写了诗人深秋时节,林空之时,在鲁山中旅行时所见的种种景象。其中情因景生,景随情移,以典型的景物表达了诗人的“野情“,其兴致之高,为大自然所陶醉之情表露无遗。
- 作品出处宛陵先生集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1040年
创作背景
《鲁山山行》诗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公元1040年)。当时诗人三十九岁,是其前期作品。这首五言律诗写鲁山行的野景、野趣,突出表现山林的幽静和山行者的愉悦心情。
相关诗词
-
登玉符山极顶作歌
初春昼短景易阑,复虑高处不胜寒。即今清和驻跸早,有山罢登孤素抱。内竖肩舆攀巘萝,更弗松下鸣梢诃。绝顶放眼一千里,犁云锄雨何其多。东山小鲁泰山小天下,我则何敢凛乎御六马。惟有祈年意非假,与民休息孜孜者。雄辩那须誇炙輠,返吾勤政延儒雅。
-
循黑山而东望贺兰诸山
矗矗贺兰山,黑山山之尾。山石殊碅磳,山形何俶诡。联络受降城,襟带黄河水。月竁大蒙人,乳酪此趋止。闻昔胜国时,河套逞奸宄。非无济时才,长城实自毁。于今百年间,职贡盛筐篚。所怪岩壑阴,积雪夏常皠。朔风卷地来,尘沙障天起。岂惟昧朝昏,两目苦先眯。人生行路难,沾...
-
游无锡小嵩山僧寺·其二·山行之作
嵩阜云深日下迟,登临随处一支颐。楼台久占山中胜,松竹偏呈雪后奇。欲上鳌峰犹驻足,忽闻莲社已攒眉。相逢莫道劳尘鞅,有约来寻玉版师。
-
游峄山还过鲁城西郭有怀中立王孙
二十年来感旧游,绿云遥见隔城楼。逢人恐识关门气,访客真成雪夜舟。鲁国山川空自赋,梁园松桂为谁秋。何时却有论文地,尊酒同销万斛愁。
-
天山夜行
亭亭一片长安月,万里来照天山雪。天山雪后风如刀,行人望月肠断色。瀚海凝冰九月秋,毡车如纸失骦裘。却将十亩闲闲乐,换取穷边夜夜愁。
-
李在山水行
...界斜影,千寻石壁当溪翻。隔溪谁子爱林麓,直旁阴崖结茅屋。墙支乱石就回岩,门向清流只横木。水禽获水飞仍低,小舟度晚苍波迷。行人趁渡半不及,夜来应借山家栖。何物李在善模写,欲与造化混真假。安得此境置吾人,一时突兀千万厦。沃壤连溪...
-
阜康道中望天山
天山积雪连天高,直从平地翻银涛。银涛一泻数千里,起者忽伏伏者起。平分气候扼其中,山南常夏山北冬。名王自古皆桀骜,一朝万马来朝宗。回花纥草遍中土,甘瓜蒲桃入汉宫。行人日日度雪岭,夜燃榾柮朝愁冷。君不见年年盛暑飞雪时,贫贱死生在俄顷。
-
陶山赠张东山士师
陶朱今不见,君是鲁朱家。侠骨千金剑,仙炉五色霞。生涯随畜牧,乡语话桑麻。早结东山隐,惊看鬓有华。
-
僧有悟策者见予于珞碛江上诵程子山孙季辰李仁甫赋成都信相寺水月亭之什仆曩客成都朝夕过信相鉴公求此诗至再三余谓诗于佛法业成绮
天行明月地行水,水月相去八万里。天公大力谁能移,月在水中天作底。我心与月明作两,真月本在青天上。虽云佛说我别说,恐入众生颠倒想。少城城隈佛宫阙,客哦水月僧饶舌。三峡水寒梅花时,起予对月赓此诗。
-
赠黄道士还九宫山
我家群玉山南陬,君居蒙顶最上头。相望欲识嗟无由,摇摇心若风中斿。君从少年慕远游,誓骖笙鹤仍丹丘。冠星佩月露为裘,口诵赤玉灵书谣。摩斥八极隘九州,后天不老三光凋。故乡临睨毋停裛,下视起灭如浮沤。九宫山高明翠虬,真牧之子世莫俦。君居其间业焚修,五十余载无悔尤。翠华昔驻鹦鹉洲,承恩召对黄鹤楼。敷陈屡沐天语酬,大官醉以白玉瓯。去年弓旌复旁搜,麻鞋径入朝冕旒。神皋繁丽不肯留,日夜稽首还山求。山中之人寄书招,雨余黄独抽新苗。芝草琅玕弄春柔,不归负此岩壑幽。龙江送别情悠悠,乡人歌作商声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