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说送张琥
〔宋〕
曷尝观于富人之稼乎?其田美而多,其食足而有余。其田美而多,则可以更休,而地力得全;其食足而有余,则种之常不后时,而敛之常及其熟。故富人之稼常美,少秕而多实,久藏而不腐。
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铚艾,相寻于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种之常不及时,而敛之常不待其熟。此岂能复有美稼哉?
古之人,其才非有以大过今之人也。平居所以自养而不敢轻用,以待其成者,闵闵焉,如婴儿之望之长也。弱者养之,以至于刚;虚者养之,以至于充。三十而后仕,五十而后爵。信于久屈之中,而用于至足之后;流于既溢之余,而发于持满之末。此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而今之君子所以不及也。
吾少也有志于学,不幸而早得与吾子同年,吾子之得,亦不可谓不早也。吾今虽欲自以为不足,而众已妄推之矣。呜呼!吾子其去此,而务学也哉!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
子归过京师而问焉,有曰辙、子由者,吾弟也,其亦以是语之。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稼说送张琥》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篇杂说。此文是作者写给好友的,也是一篇赠序。全文以种庄稼开篇,以穷富两种人的耕种环境、耕种方法以及收获成果作比,为下文的治学之道做了铺垫;下文则着重阐释了治学与种庄稼的联系,进而揭示文章的主旨:种庄稼要等到成熟才能收割;学习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此文以“稼”作喻,使人于形象的事物中感受到抽象的事理,生动形象,说理明晰透彻,又暗含作者的亲身之感,劝勉他人,感叹自己,至诚动人。
- 作品出处苏轼文集
- 文学体裁杂说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稼说送张琥》这篇杂说作于北宋熙宁九年(1076)末或十年初,作者苏轼正在京都任职,时逢进士张琥归家之前来看望苏轼,作者有感于当时士大夫中滋长着急功近利,浅薄轻率的风气,因而特地写了这篇短文送给张琥,并愿与之共勉。
相关诗词
-
虞先生送张元朴回龙虎有云麈尾每怀张外史鹅群今属薛玄卿元朴索次韵
想见先生戴笠行,黄茅冈上看阴晴。承闻祖道同疏傅,鄙说还乡似长卿。海内好诗元自少,江西行李不嫌轻。谪仙爱与元丹语,烟子而今亦有名。
-
送张深道二首·其一
秋风木叶落,送客丽谯东。岂怀儿女恋,爱此趣味同。至理无辙迹,妙在日用中。闻言有不信,渠自马牛风。吾子实所畏,立志高冥鸿。卓然游圣门,不受异说讧。切磋岂不乐,愧非斫鼻工。于皇太极蕴,精微浩无穷。愿言终玩绎,默参元化功。
-
送张天觉使河东席上分题得将字
张侯蜀都秀,玉立身堂堂。手持明光节,六月登太行。三晋雄中夏,朔方临大荒。传声贤使者,父老相扶将。控弦百万户,十年废耕桑。但...
-
江夏送张丞
欲别心不忍,临行情更亲。酒倾无限月,客醉几重春。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送君从此去,回首泣迷津。
-
送张五归山
送君尽惆怅,复送何人归。几日同携手,一朝先拂衣。东山有茅屋,幸为扫荆扉。当亦谢官去,岂令心事违。
-
菊花新·用韵送张见阳令江华
愁绝行人天易暮,行向鹧鸪声里住。渺渺洞庭波,木叶下,楚天何处。折残杨柳应无数,趁离亭笛声吹度。有几个征鸿,相伴也,送君南去。
-
鲁郡尧祠送张十四游河北
猛虎伏尺草,虽藏难蔽身。有如张公子,肮脏在风尘。岂无横腰剑,屈彼淮阴人。击筑向北燕,燕风易水滨。归来泰山上,当与尔为邻。
-
送张遥之寿阳幕府
寿阳信天险,天险横荆关。苻坚百万众,遥阻八公山。不假筑长城,大贤在其间。战夫若熊虎,破敌有馀闲。张子勇且英,少轻卫霍孱。投躯紫髯将,千里望风颜。勖尔效才略,功成衣锦还。
-
鲁城北郭曲腰桑下送张子还嵩阳
送别枯桑下,凋叶落半空。我行懵道远,尔独知天风。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何时一杯酒,更与李膺同。
-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谁人今继五,夫子世称贤。再动游吴棹,还浮入海船。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去国难为别,思归各未旋。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