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春归》是唐代诗人杜甫所写的一首五言排律。此诗先写诗人归来时草堂的情景,再写诗人赏春的行为,最后写诗人对生命有涯的解脱之道的理解。全诗情景交融,在写景上远近结合,用典极难品味,反映了诗人因往来不定之苦而产生的自伤自解、随遇而安的思想。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764年
创作背景
宝应元年(762年)7月,严武还朝,诗人自成都送严武到绵州后与之分手。接着徐知道在成都作乱,诗人只好避往梓州。次年八月,诗人知道房琯死于阆州僧舍,又赴阆州凭吊,以后便漂泊于阆州、梓州两地。由宝应元年(762年)离成都,至广德二年(764年)2月闻严武再为成都尹兼剑南节度使,8月诗人又返成都草堂,前后共三年。《春归》此诗即诗人返归成都浣花草堂时所作,借以抒发往来不定之苦而产生自伤自解。
相关诗词
-
人日立春
春度春归无限春,今朝方始觉成人。从今克己应犹及,颜与梅花俱自新。
-
归泛明湖宿汇泉寺感寄故人
郁郁羁怀渺渺春,春归欲挽重伤神。江湖满地愁孤客,花雨高寒梦故人。慷慨论交逾骨肉,艰难时事况风尘。忧伤莫道儒冠误,浩荡乾坤未死身。
-
又次曾端伯春日韵四首·其二
谁言堤柳胜江梅,荣谢纷纷付酒杯。春去春归何足问,阳乌东出又西颓。
-
一斛珠·送刘春卿公子北上
片帆烟雨。送君又送春归去。水面匆匆刚数语。渔火星星,回首江天暮。闻道才华追七步。玉骢重踏春明路。仙子总应天上住。千里关山,莫厌风和雾。
-
子夜歌·西泠送春
问东君、断红乱碧,恁处是、春归路。白堤外、垂杨摇曳,似倩艳阳留住。翠冷燕帘,香消蛾岫,依旧成虚度。指西泠桥畔,渔郎归后,夕阳影里,暗催芳杜。断肠客、青楼梦古,寂寞自伤羁旅。月伴吟魂,花眠醉魄,往事难重举。想苏台载酒,樽前应满飞絮。芳草天...
-
旅馆春日怀归预别城中交游诸君子
旅馆相留已判年,满城风雨艳阳天。忽驰归梦龙山外,因赋离居凤水前。飞盖追随怜七子,吹笙缥渺忆群仙。知君预拟兰亭会,应为王生促祖筵。
-
一斛珠·送春
莺声渐老。恹恹薄醉添烦恼。天涯绿遍王孙草。蝶倦蜂慵,宛转春归早。满院浓阴人悄悄。落红几点风前袅。半窗疏雨黄粱觉。儿女英雄,一样伤怀抱。
-
送刘谢二生归海阳二首时生以临其舅氏至·其二
翩翩公子重轻肥,争似囊琴信马归。归过庭前如问讯,为言秋色在郊扉。
-
三月一日次宿州是年闰二月
三月添春却减春,春归不尽正芳辰。青青梅结半衔夏,点点花飞欲傍人。檐外莺啼催曙色,盘中鸡肋笑游身。上林信道风光好,乘兴冲泥且度津。
-
一枝春·同吴竹屿赋招张古樵诸子
绿柳池塘暗,流莺啼散,一帘丝雨。东风如许。唤起旧游情绪。晴绵吹少,料难禁、好春归去。念故人、门掩梨花,静对冷香无语。留连翠微深处。记梅边弄笛,满身花露。盈盈春水,为问采兰谁侣。芳期暗卜,想猿鹤、空山无主。试听取、香径啼红,又催杜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