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和刘柴桑》是晋宋之际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诗人自述往事以博得好友之精神共契。从陶渊明人生轨迹与思想来考察,此诗为陶渊明对好友刘程之哭诉衷肠之言。结构上,全诗可分为两段。“山泽久见招”至“新耕复应畲”为第一部分,解释为何不与友人结伴,独身隐居的理由。“穀风转凄薄”以下是第二段,诗人对友人进行安慰和劝勉。诗歌语言朴素,平白如话,娓娓道来,亲切感人,给人一种情真意切,平易随和之感。
创作背景
此诗是陶渊明回答刘柴桑邀请他隐居庐山的事。刘柴桑与陶渊明往来关系甚密,陶集中有唱和诗《和刘柴桑》《酬刘柴桑》二首。逯钦立注《陶渊明集》将这首《和刘柴桑》诗系于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年),陶渊明四十五岁。
相关诗词
-
《水调歌头·和陆放翁多景楼》拼音版
迢迢嶓冢水,直泻到东州。不拣秦淮吴楚,明月一家楼,何代非卿非相,底事柴桑老子,偏恁不推刘。半体鹿皮服,千古晋貔貅。过东鲁,登北固,感春秋。抵掌嫣然一笑,莫枉少陵愁。说甚萧锅曹石,古矣苏吟米画,黑白满盘收。对水...
-
《和蟫窟棉兰移居韵·其一》拼音版
移帑靖节且休论,那有柴桑避俗喧。阅世浮屠三宿地,可儿学究几家村。不应晏子仍居市,其奈刘伶既入裈。犵鸟蛮花此间乐,故山啼杀秭归魂。
-
《和陶诗·酬刘柴桑》拼音版
嗟我承佳惠,多君义已周。况有珠玉句,清如江水秋。譬之嘉禾茂,稂莠净田畴。厚德不可虚,赓酬许我否。何日携琴酒,同为山水游。
-
《和酬刘柴桑》拼音版
芝菌含云气,不屑生道周。紫兰本孤芳,抽茎待素秋。独有大宛麻,扶疏绕西畴。八谷性虽良,能复胜此不。服食嗤子房,赤松岂堪游。
-
《和韵过彭泽怀靖节先生》拼音版
官船晚泊浔阳郭,把酒长怀靖节贤。腰折竟辞彭泽米,眉攒宁种远公莲。归来松菊开三径,老去柴桑受一廛。晋代衣冠谁避世,刘家社稷自书年。虽云富贵非吾愿,已有清高独尔传。千载令人吊遗迹,好山青立县门前。
-
《酬刘柴桑》拼音版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
《善谑驿和刘梦得酹淳于先生》拼音版
水上鹄已去,亭中鸟又鸣。辞因使楚重,名为救齐成。荒垄遽千古,羽觞难再倾。刘伶今日意,异代是同声。
-
《和李秀才郊墅早春吟兴十韵》拼音版
暖律变寒光,东君景渐长。我悲游海峤,君说住柴桑。雪色随高岳,冰声陷古塘。草根微吐翠,梅朵半含霜。酒市多逋客,渔家足夜航。匡庐云傍屋,彭蠡浪冲床。绿摆杨枝嫩,红挑菜甲香...
-
《和刘平叔见寄二首·其二》拼音版
杭睦相望水隔山,刘郎诗债未能还。耐官到底无清浊,造物从来有剩悭。
-
《过柴桑乱峰中,蹑梯而上观陶公醉石》拼音版
先生容易醉,偶尔石上眠。谁知一拳石,艳传千百年。金床玉几世恒有,眠者一过人知否?不如此石占桑,胜立穹碑万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