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酬刘柴桑》是东晋诗人陶渊明所作的一首与刘柴桑的唱和诗。诗人在诗中以隐居躬耕的自然乐趣和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道理来酬答刘柴桑,尽管其中带有消极的思想,但在朴素纯和之中,却洋溢着田园生活的乐趣。全诗简短明快,清新淡雅,具有古风特点。
创作背景
《酬刘柴桑》作于东晋义熙十年(414年)秋天,时陶渊明五十岁。这年秋天,刘柴桑下庐山来拜访陶渊明,相互作诗和唱,陶渊明于是作下《酬刘柴桑》。
相关诗词
-
《望柴桑》拼音版
何处柴桑里,当年处士家。五株门外柳,九日径边花。己草归田赋,难乘下泽车。故山尘漠漠,极目送昏鸦。
-
《次韵酬铦上人二首·其一》拼音版
修客衣襜如,喔咿守阍傍。闻闲掩耳避,令人忆柴桑。铦乎问水滨,其道尊空王。坐来薝卜林,不闻有别香。
-
《栗里华阳窝辞·篮舆柴车》拼音版
柴桑虽寂寥兮亦扶疏,不孤吾烓兮吾车。纸笔梨枣兮物计,有酒兮聊可与娱。洲寒兮桑落,久阻修兮江淮惨其如昨。鹤怨兮猿悲,灌卉宿莽兮无依。湓城倘可以且泊兮,庐山未趣夫来归。
-
《酬刘谷除夜见寄》拼音版
坐恐三更至,流年此夜分。客心无限事,愁雨不堪闻。灞上家殊远,炉前酒暂醺。刘郎亦多恨,诗忆故山云。
-
《和陶和刘柴桑》拼音版
万劫互起灭,百年一踟躇。漂流四十年,今乃言卜居。且喜天壤间,一席亦吾庐。稍理兰桂丛,尽平狐兔墟。黄橼出旧蘖,紫茗抽新畬。我本早衰人,不谓老更劬。邦君助畚锸,邻里通有无。竹屋从低深,山窗自明疏。一饱便终日,高眠忘百须。自笑四壁空,无妻老相如。
-
《过江州柴桑渊明故居》拼音版
匡庐游遍僧家园,南望柴桑墟里烟。但寻疃畦供指画,不知市井今几迁。五柳既无只衰草,三径莫识皆平田。欲归四顾但遐想,归来高致犹凛然。
-
《题柴桑园孤松》拼音版
耻封秦爵五,逃辱若逃暑。孤立柴桑园,出群谁敢伍。
-
《柴桑山》拼音版
千古先生节最高,功名识破等鸿毛。如今亦作柴桑隐,只把荷衣当绿袍。
-
《既乞罢移旧居仍与子贤对字子贤以诗见贻依韵奉酬》拼音版
久忧北陇翻腾笑,悲谢南云枉寄钦。五亩柴桑容啸傲,三年裘氏旧呻吟。沧波久有横流叹,晏岁难为去国心。蹈海栖山差一间,春晖远道思方深。
-
《夜泊荡口早访华星紫,星紫先有诗酬韵》拼音版
昨过鹅肫一问津,湾湾绿浦月沦沦。风吟白露苍葭远,水宿鸥盟雁序新。五夜星河难向晓,数家老寿莫言贫。谓余不是柴桑客,何似山中送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