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送灶即事
〔近代〕
只鸡胶牙糖(1),典衣(2)供瓣香(3)。
供品仅有一只鸡,仅有胶牙糖,仅有一瓣香,只因家中困顿,典当衣物度日。
家中无长物(1),岂独少黄羊(2)。
家穷,没有值钱物品可当,祭供物品不丰,不是故意缺少黄羊作祭。
小提示:鲁迅《庚子送灶即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庚子送灶即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01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写于送灶日。首句写送灶时的祭品,次句是说因为家境贫寒,只能典当了衣服来筹办香烛等贡品。最后两句说家中已经没有多余的东西可以变卖了,所以,缺少的祭品哪里仅仅只是没有一只黄羊。诗句通俗晓畅,通过一次简陋的不成敬意的祭灶活动,在轻松幽默中寄托些微不满与牢骚,既真实表现了当时家庭经济的困顿拮据,同时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
创作背景
《庚子送灶即事》这首诗作于1901年2月11日晚上,也就是旧历1900年庚子腊月二十三——旧俗所谓祭灶日之夜。
此时,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已达半年多,清王朝在向各帝国主义屈膝求和,正如这个封建小朝廷在所谓《自责诏》中所云:“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外丧权辱国,对内搜刮以尽。造成社会凋敞,农村破产,老弱转乎沟壑,妇孺流离失所,全国人民处于深重的苦难中。这一年,鲁迅的祖父仍系于杭州狱中,父亲病死已五年,家庭屡遭“变故”,从南京读书度寒假的鲁迅在绍兴使他有机会亲历目睹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
据周作人日记:“夜送灶,大哥作一绝送之,余和一首(角黍杂猊糖,一尊腊酒香。返嗤求富者,岁岁供黄羊)。大雪。诗稿存后。“
鲁迅当时正回家过寒假。遇到家里有这样的习俗,有感而作。
相关诗词
-
即事·其四
从军闻荡子,南北亦无期。天上黄河涸,沙边白马驰。落榆不著土,新粟况如丝。一日安危得,千钟传致时。
-
即事·其一
君王真省岁,曾否喻闾阎。不信春秋传,都宜甲子占。官租天下损,市禁日中严。似负求言意,囊封有忌嫌。
-
春日即事
扶杖行幽径,园林欲暮天。锦棠红濯雨,丝柳绿缲烟。春事忽三月,风光又一年。客怀正愁绝,那复听啼鹃。
-
王修竹馆舍即事
池馆翠凉处,宽閒称客居。未仙犹阆苑,不梦亦华胥。竹净堪居鹤,荷香欲醉鱼。心清无个事,长日一编书。
-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其十
辽鹤归来本姓丁,咿哑几见弄文绷。人间过眼事如许,何用封侯羡戛羹。
-
未试即事杂书·其一
虚廊空白月,灯火闭重闱。思苦诗难继,更长梦易归。徒劳争墨榜,须信有朱衣。万事前期定,升沉不尔违。
-
庚子元日
烟霞深处捧春王,漫就农人较雨旸。一日又看添马齿,十年曾是入鸳行。嫣红欲醉桃开户,微绿含滋柳向塘。荐罢辛盘愿何事,太阶平后慰高堂。
-
夜坐即事
霜气侵窗冷客毡,青灯白发老堪怜。光阴明日又明日,世事一年难一年。眼底江山元似旧,胸中风月本无边。道人不作阳台梦,纸帐梅花伴独眠。
-
晚春即事
园林芳事歇,风雨暗荒城。转眼青春过,临头白发生。啼鹃亡国恨,归鹤故乡情。三径多荒草,东还计未成。
-
即事·其三
有田施子粒,何籍问丁夫。异地秦吉了,空城尾毕逋。生兵零楚蜀,杀气剧荒芜。可恃弘羊算,天今数岂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