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庚子送灶即事》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01年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写于送灶日。首句写送灶时的祭品,次句是说因为家境贫寒,只能典当了衣服来筹办香烛等贡品。最后两句说家中已经没有多余的东西可以变卖了,所以,缺少的祭品哪里仅仅只是没有一只黄羊。诗句通俗晓畅,通过一次简陋的不成敬意的祭灶活动,在轻松幽默中寄托些微不满与牢骚,既真实表现了当时家庭经济的困顿拮据,同时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
创作背景
《庚子送灶即事》这首诗作于1901年2月11日晚上,也就是旧历1900年庚子腊月二十三——旧俗所谓祭灶日之夜。
此时,帝国主义的武装入侵已达半年多,清王朝在向各帝国主义屈膝求和,正如这个封建小朝廷在所谓《自责诏》中所云:“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对外丧权辱国,对内搜刮以尽。造成社会凋敞,农村破产,老弱转乎沟壑,妇孺流离失所,全国人民处于深重的苦难中。这一年,鲁迅的祖父仍系于杭州狱中,父亲病死已五年,家庭屡遭“变故”,从南京读书度寒假的鲁迅在绍兴使他有机会亲历目睹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
据周作人日记:“夜送灶,大哥作一绝送之,余和一首(角黍杂猊糖,一尊腊酒香。返嗤求富者,岁岁供黄羊)。大雪。诗稿存后。“
鲁迅当时正回家过寒假。遇到家里有这样的习俗,有感而作。
相关诗词
-
《庄子·杂篇·(2)徐无鬼》拼音版
...銒钟也以束缚;其求唐子也而未始出域:有遗类矣!夫楚人寄而銒阍者;夜半于无人之时而与舟人斗,未始离于岑而足以造于怨也。”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顾谓从者曰:“郢人垩慢其鼻端若蝇翼,使匠人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宋元君...
-
《岁除即事》拼音版
连夜缝纫办,今朝杵臼频。买花簪稚女,送米赠穷邻。宦薄唯名在,年华与鬓新。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
-
《书斋即事》拼音版
书生不事事,书斋春昼长。竹色语笑绿,松风意思凉。箪瓢乐仁义,图史披兴亡。此间有佳趣,此外皆茫茫。
-
《送程给事知越州》拼音版
宠命光辉出九重,夕郎捧诏未央宫。辍从近侍优耆德,暂殿名邦抚浙东。道过故乡观昼绣,政成载路播仁风。岂惟越俗欣渐惠,即看延登起茂功。
-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其二》拼音版
饭了呼童叠石门,雨馀幽事不胜繁。花残不用深惆怅,梧竹新阴又满园。
-
《次韵六四叔村居即事十二绝·其九》拼音版
庾郎食事惟三九,适口方知味味珍。拟欲招邀无此客,虎头不是个中人。
-
《城南即事》拼音版
支筇破晓出南城,古寺凄迷草自生。几处亭台空锁钥,百年人物尽丘茔。雕梁语燕应无主,废圃残花似有情。世事转头皆梦境,浮生何用苦营营。
-
《秋斋即事》拼音版
鸦鹊噪新晴,南荣爽气生。有花庭不俗,无水地偏清。窗破招风响,墙空漏日明。晚来无一事,尊酒自怡情。
-
《春日即事》拼音版
园林芳事渐阑珊,客思无聊午梦残。红杏花繁蜂蜜饱,碧芹香老燕泥乾。光阴有限鬓已白,勋业无成心尚丹。倚遍吟阑天欲暮,一帘风雨捲春寒。
-
《即事》拼音版
花露研朱朝点易,药炉分火昼焚香。道人不管世间事,自觉閒中日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