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杨柳八首》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的组诗作品。这是一组咏柳诗。第三首诗重在咏写杭州西湖之柳的风姿神态,暗寄对古代名妓生活的欣赏之情,咏物与写人和谐结合,组成景与人统一的意境。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晚唐
创作背景
《杨柳八首》这组诗约作于唐文宗大和(827—835)、开成(836—840)年间。王昆吾《隋唐五代燕乐杂言歌辞研究》云:《杨柳》一名《柳枝》,源于隋代民间歌曲,名载《教坊记》,多用于笛乐。刘禹锡、白居易均有诗咏及此。温庭筠大和、开成年间似曾从裴度游,而裴度于此期间与刘禹锡、白居易诗酒唱和,过从甚密,则温庭筠有可能在此期间结识刘、白,《杨柳八首》或即在此期间模仿酬和之作。
相关诗词
-
杨柳八首·其八
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垂杨未觉春。
-
杨柳八首·其二
南内墙东御路旁,预知春色柳丝黄。杏花未肯无情思,何是情人最断肠。
-
折杨柳五首·其三
折杨柳,灞桥西,去日同君上柳堤。闻道将军得天马,归时芳草正萋萋。
-
杨柳八首·其七
御柳如丝映九重,凤凰窗柱绣芙蓉。景阳楼畔千条露,一面新妆待晓钟。
-
新杨柳四首·其三
绡窗月,绡窗月,三五匆匆易圆缺。往岁常悬两地心,今春忽照千年别。窈窕欢同月下杯,翠翰纨扇几徘徊。清光不复佳人对,永夜孤飞度绿苔。
-
秋柳八首·其一
江南江北尽堪悲,堤上谁歌杨柳枝。腰比休文何太瘦,鬓如潘令竟成丝。折来羞赠离人手,断后难添少妇眉。此日阳关三叠后,多应愁杀戍边儿。
-
春兴八首·其三
杨柳青青满玉关,汉家亭障裹楼兰。两军瀛海波涛壮,万骑天山雨雪寒。铜柱边烽环百越,金辽旧部锁三韩。那堪鹣鲽无空阔,滚滚行星宇宙宽。
-
湖州歌九十八首·其三十九
翠鬟半亸倦梳妆,杨柳风前阵阵凉。弦索懒拈缩纤手,龙涎犹嚼口脂香。
-
杂咏八首·其三
久?行囊羞涩,只从诗债筹量。怪杀墙头杨柳,时时摆动愁肠。
-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三十四
朔风吹海树,萧条边已秋。亭上谁家子,哀哀明月楼。自言幽燕客,结发事远游。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避仇至海上,被役此边州。故乡三千里,辽水复悠悠。每愤胡兵入,常为汉国羞。何知七十战,白首未封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