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除夜》是南宋文学家文天祥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诗人一生度过的最后一个除夕所写。诗人身处燕京牢狱,面对死亡,既无所畏惧,也不抱幻想,显示了非凡的慷慨从容。此诗反映出他在国家危亡时期的艰难斗争生活,表达了他以身殉国的决心。全诗从大开大阖处入手,于回肠荡气中结束,叙事抒情形象概括,简洁凝练,其中回荡的天地落落,岁月堂堂,生命将尽,身世俱忘的磊落感情和高尚的精神状态,仍然感染和鼓舞着后世的读者。
- 作品出处文山集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宋少帝祥兴元年(1278),文天祥抗元失败,在五坡岭(在今广东海丰北)被俘。他拒绝元将诱降,于次年被囚于燕京(今北京)。元世祖至元十八年(1281)除夕,文天祥度过了又一个铁窗岁月。虽然他早已抱定了以死殉国的决心,但是在除夕这一特别的时刻,还是唤醒了他深潜于生命中的悲戚,因而写下《除夜》这首诗。
相关诗词
-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除夜宿石头驿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
除夜寄弟妹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十首·其七
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
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其一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重衾脚冷知霜重,新沐头轻感发稀。多谢残灯不嫌客,孤舟一夜许相依。
-
庚辰除夕西斋独坐阅壁间王孟端画竹自题洪武丁丒岁除夜作抵今一百二十四除夕矣感而有作
醉墨淋漓玉两株,澹痕依约两行书。不知丁丒人何在,忽把屠苏岁又除。凉影拂墙烧烛短,清声入夜听窗虚。不辞霜鬓萧疏甚,已有春风绕敝庐。
-
除夜大雪丙寅除夜得春,瑞雪大作,时有襄淮之衄,因记夜半入蔡之事,使人振腕不寐。时在建三除夜矣
青帝明朝下玉京,先教滕六掩车尘。梅花笑我三年腊,椒叶争他一夜春。乌角触檐鞭堕玉,马蹄印路碗抛银。何当夜缚吴元济,去作中兴社稷臣。
-
和文厚弟除夜迎春韵
沈醉灯下归,春夜欲除夜。要举迎春卮,瓦壶不堪泻。缅彼荆树枝,临霜未凋谢。兰玉生庭除,书香岂应罢。阳回宇宙初,雪响纱窗下。青草生夜塘,梦中倏惊讶。感此惠连诗,千金重光价。咫尺叙连枝,相于脆霜蔗。酴酥拥寒炉,莫忘旧同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