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并
〔宋〕
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
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
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
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
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
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咍。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
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
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
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兼并》是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的首八句肯定“人主擅操柄”“公私无异财”,指出在那样的社会中,并无兼并现象;中八句追述兼并的产生和发展;后八句揭露现实社会中兼并造成的危害,斥责只知搜括民财而不知变革的“俗吏”、“俗儒” 。这首诗纯以议论行之,诗语唯其所向,虽颇深刻,却欠含蓄,显得峭直而乏韵味。
- 作品出处王临川集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王安石仍任舒州通判。这首政治诗,当作于此时。北宋初期,地主兼并土地的现象已经相当严重。到北宋中期仁宗时,更达到了“势官富姓,占田无限,兼并伪冒,习以成俗”(《宋史》卷一七三《食货志》)的地步。宋神宗时,地主不到总户数的10%,却霸占了70—80%的土地。王安石久在地方,深知这种现象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威胁政治的稳定。针对当时严重的土地兼并现象,王安石写下《兼并》这篇反对兼并的诗篇。
相关诗词
-
谢灵运诗云中为天地物今成鄙夫有取以为韵遣兴作十章兼寄云叟·其七
器博无近用,胸中要纵横。腐儒昧行藏,寒窗守一经。营营市道交,务利如兼并。无复典刑在,况当观老成。
-
生查子·洪舍人用前韵索冠答谢,并以冠往
朝路进贤归,厌听歌金缕。不恋玉堂花,豹隐南山雾。漉酒未巾时,暑槛披风处。子夏不兼人,并与诗筒付。
-
送郑叔车
...寻父去,奈时方用武。消息十年无,道路满豺虎。近传燕蓟平,不觉喜而舞。闻父已南还,恨不身插羽。敛衣即登途,宵进江上橹。忘食并兼程,亦不避风雨。逾旬及南京,父病将愈。逆旅会面欢,胜渴饮酥乳。比邻走翁妪,环视立如堵。我时往相见,政值日卓午。挽之入客邸...
-
荀子·议兵
...能凝也,故田单夺之;韩之上地,方数百里,完全富足而趋赵,赵不能凝也,故秦夺之。故能并之而不能凝,则必夺;不能并之又不能凝其有,则必亡。能凝之,则必能并之矣。得之则凝,兼并无强。古者汤以薄,武王以滈,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一,诸侯为臣,无它故焉,能凝之也...
-
过秦论
...此矣。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
-
帝范
...旷道不可偏制,故与人共理之;重任不可独居,故与人共守之。是以封建亲戚,以为藩卫,安危同力,盛衰一心。远近相持,亲疏两用。并兼路塞,逆节不生。昔周之兴也,割裂山河,分王宗族。内有晋郑之辅,外有鲁卫之虞。故卜祚灵长,历年数百。秦之季也,弃淳于之策,...
-
上刘右相书
...财。」是知发挥地利,农桑启其业;振荡天功,泉贝流其用。伏睹前制屡扰,事非画一,廛市萧然,人情怪动,夫烦简并用,未尽交易之宜;轻重齐行,适启兼并之路。于是连掩者,闭肆而乘其屈;布衣韦带者,阖门而受其困。五方竞爽,务浅术以相雄;百郡争胜,驱末技而...
-
大人先生传
...兹?藏器於身,伏以俟时,孙刖足以擒庞,睢折胁而乃休,百里困而相嬴,牙既老而弼周。既颠倒而更来兮,固先穷而后收。秦破六国,兼并其地,夷灭诸侯,南面称帝。姱盛色,崇靡丽。凿南山以为阙,表东海以为门,门万室而不绝,图无穷而永存。美宫室而盛帷□,击钟鼓而...
-
闰九日同欧黄伦苏十六词客雅集伯舆嘉树园赋得并蒂芙蓉兼赠苏文士廷魁得台字
溪上芙蓉并蒂开,酒人采折赠多才。一群总是高阳客,闰九重登旧社台。兰佩笑谈方外事,菊英满泛掌中杯。半轮新月兼霜白,无数征鸿度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