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伏虎林应制》是辽代懿德皇后萧观音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前三句渲染了辽道宗的盖世气魄,最后一句扣紧“伏虎”,进一步烘托辽道宗的气势。全诗气势雄健奔放,音调铿锵有力,夸张的笔调里流露出自豪的心情,鲜明地表现了契丹族崇尚勇武的民族精神。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文学韵律押[江]韵
- 创作年代辽代
创作背景
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年)八月,辽道宗上猎秋山,萧观音率妃嫔从行,至伏虎林,帝命后赋诗。萧观音应制作此诗。帝大喜,出示群臣曰:“皇后可谓女中才子。”次日上亲射猎,有虎突林而出。上曰:“朕射得此虎,可谓不愧后诗。”一发而殪,群臣皆呼万岁。
相关诗词
-
龙虎台应制
龙虎台高秋意多,翠华来日似鸾坡。天将山海为城堑,人倚云霞作绮罗。周穆故惭黄竹赋,汉高空奏大风歌。两京巡省非行幸,要使苍生乐至和。
-
送章八元秀才擢第往上都应制
决胜文场战已酣,行应辟命复才堪。旅食不辞游阙下,春衣未换报江南。天边宿鸟生归思,关外晴山满夕岚。立马欲从何处别,都门杨柳正毵毵。
-
秋塘瑞鸟图应制
莲塘雨过秋如洗,数尺澄波清彻底。两两珍禽何处来,飞入塘中弄烟水。相呼相唤良有情,莫遣渔翁鸣榔惊。翠盖莲茎霜后老,黄芦几叶风中声。白鸾瑞应元同匹,凡鸟不敢同游息。晚来并立晴沙头,占断沧波秋一碧。争如五采双凤皇,梧桐晓日丹山阳。安得天风扶羽翼,直向霄汉联翱翔。似此珍禽世稀见,虞人未许藏机变。商家至治宏万年,罗网今看解三面。
-
春日陪车驾幸蒋山应制·其一
钟山月晓曙苍苍,凤辇乘春到上方。驯鸟不随天仗散,昙花故落御衣香。珠林霁雪明山殿,玉涧飞泉近苑墙。自愧才非枚乘匹,也陪巡幸沐恩光。
-
奉和圣制次琼岳应制
东幸从人望,西巡顺物回。云收二华出,天转五星来。十月农初罢,三驱礼复开。更看琼岳上,佳气接神台。
-
甘露应制
圣主开休运,神浆降帝州。密沾花锦重,轻拂柳金柔。月暗迷仙掌,宵分莹玉楼。光含尧殿晓,冷沁汉宫秋。赤瓮劳空贮,芳林谩早收。无才堪纪述,何以动宸旒。
-
应制蓟门烟树
千章嘉树蓟门东,树色苍茫接远空。几抺淡烟春杳蔼,一林佳气晓蓊葱。楼台隐映青山外,车马依稀紫陌中。啼鸟飞来如有意,绿阴深处语东风。
-
奉和圣制御春明楼临右相园亭赋乐贤诗应制
复道通长乐,青门临上路。遥闻凤吹喧,闇识龙舆度。褰旒明四目,伏槛纡三顾。小苑接侯家,飞甍映宫树。商山原上碧,浐水林端素。银汉下天章,琼筵承湛露。将非富人宠,信以平戎故。从来简帝心,讵...
-
奉和圣制登降圣观与宰臣等同望应制
凤扆朝碧落,龙图耀金镜。维岳降二臣,戴天临万姓。山川八校满,井邑三农竟。比屋皆可封,谁家不相庆。林疏远村出,野旷寒山静。帝城云里深,渭水天边映。佳气含风景,颂声溢歌咏。端拱能任贤,弥彰圣君圣。
-
奉和圣制十五夜然灯继以酺宴应制
上路笙歌满,春城漏刻长。游人多昼日,明月让灯光。鱼钥通翔凤,龙舆出建章。九衢陈广乐,百福透名香。仙伎来金殿,都人绕玉堂。定应偷妙舞,从此学新妆。奉引迎三事,司仪列万方。愿将天地寿,同以献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