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汾上惊秋》是唐代诗人苏颋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写作者在汾水上惊觉秋天的来临,抒发岁暮时迟的感慨,也反映了汾上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全诗采取了虚虚实实,若即若离,似明而晦,欲言而咽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诗人的复杂心情,虽仅二十字,但字字勾连古今,意境含蓄,气象幽远,颇有历史沧桑之感。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绝句
- 创作年代723年
创作背景
《汾上惊秋》这首诗当作于公元723年(唐开元十一年)或公元724年(十二年)的秋天。公元723年(开元十一年)正月,唐玄宗到潞州、晋州,诗人为礼部侍郎随行,并有诗。是年冬,出为益州大都督长史。到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才又调回长安。外放的两年,是苏颋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此诗可能就是这一两年中的一个秋天所作的。
相关诗词
-
立秋夜不寐
雨深催病叶,不独井梧飞。候到虫先觉,灯寒烬渐微。感时难稳卧,未老渐知非。枕上惊秋信,明朝换客衣。
-
秋燕
如客漂摇不自禁,落花故巷尚追寻。疏帘清晓差池影,细雨黄昏去住心。舞遍空庭人寂寂,语残凉梦月沈沈。郁金堂上惊秋蚤,愁绝双栖伴独吟。
-
秋霞效骆丞
人惊洛川上,秋在赤城隈。散处皆成绮,流时定作杯。染江枫失叶,烛野烧无灰。五云虽稍隔,终是掞天才。
-
立秋日自泻泥漯至鸡鸣坳亭子
瓮底青天动,连山入瓮青。天光开一角,山翠压孤亭。凉鬓惊秋到,枯蓬感涕零。行人歌互答,愁绝不堪听。
-
酬晖上人秋夜山亭有赠
皎皎白林秋,微微翠山静。禅居感物变,独坐开轩屏。风泉夜声杂,月露宵光冷。多谢忘机人,尘忧未能整。
-
秋窗风雨夕
...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窗...
-
满庭芳·碧水惊秋
碧水惊秋,黄云凝暮,败叶零乱空阶。洞房人静,斜月照徘徊。又是重阳近也,几处处,砧杵声催。西窗下,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伤怀!增怅...
-
早秋客舍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独夜他乡泪,年年为客愁。别离何处尽,摇落几时休。不及磻溪叟,身闲长自由。
-
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
-
蕃女怨·碛南沙上惊雁起
碛南沙上惊雁起,飞雪千里。玉连环,金镞箭,年年征战。画楼离恨锦屏空,杏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