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隐寺
〔唐〕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灵隐寺》是唐代宋之问创作的五言古诗。这首诗按照诗人游览的路线展开描写,从飞来峰入手,写到灵隐寺本身和出来见到的景色,最后写到诗人出来后的感想和打算。全诗思路清晰顺畅,语言凝练自然,描写了灵隐寺及其附近一带的奇丽风光,整体上看清新雄壮,还带有一些出世的洒脱。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创作年代初唐
创作背景
唐中宗景龙四年(710年),宋之问贬为越州长史,离京赴越。这首《灵隐寺》是他途中经过杭州,游灵隐寺时所作。
相关诗词
-
观飞来峰入灵隐寺由寺西上韬光庵乃北高峰上也
连山耸西南,水势东北趋。山蟠四十里,障合中成湖。矫矫北高峰,独瞰西南隅。高下测三二,乃是韬光居。灵隐古名寺,所处实山跗。门外地如砥,奇峰矗覆壶。中空四穿达,立距疑神扶。所以西域僧,谓是鹫岭逋。造说固诡异,度形疑非诬。九月未肃霜...
-
灵隐寺寻耶溪上人
...门无定踪,此生何处求真谛。秋风一棹过钱塘,闻说吾师在上方。扶杖入山急相访,灵隐寺中松隐堂。方鞋破衲出相见,怪我年来华发变。相逢不作世间言,指点前山云几片。半榻跏趺双树边,笑谈隐隐生云烟。论交共结三生约,出世同参一指禅。新诗别后多如此,总是禅机非绮语。胜...
-
嘲灵隐寺印铁牛
几百年来灵隐寺,如今却被铁牛闩。蹄中有漏难耕种,鼻孔撩天不受穿。道眼何如驴眼瞎,寺门常似狱门关。冷泉有水无鸥鹭,空使留名在世间。
-
宿天竺寺寄灵隐寺僧
夜向灵溪息此身,风泉竹露净衣尘。月明石上堪同宿,那作山南山北人。
-
灵隐寺
步屧径垂尽,招提天忽开。山驱丹鹫下,泉捲白龙回。石气清僧席,藤阴袅佛台。铁衣双大士,金粟万如来。寺愧题名隐,诗怜异代才。游人日何限,无地着苍苔。
-
灵隐寺
灵隐何年寺,青山向此开。涧流元不断,峰石自飞来。竹覆空王苑,花藏大士台。冥探有玄度,莫遣夕阳催。
-
游灵隐寺
故人邀我游灵隐,酒清殽美情亦浓。天晴风暖恣清赏,水曹仙子同从容。千山万山耸奇石,五里十里皆青松。浣手爱汲西溪水,振衣直上飞来峰。冷泉亭...
-
灵隐寺
寺涵灵气隐山椒,不待登楼月可招。觅径穿云行屡歇,谈经拂石坐相邀。洞深雨积当晴湿,泉窦风吹入夜嚣。门对飞来峰绝胜,何须极目瞰江潮。
-
寄杭州灵隐寺宋震使君
罢郡归侵夏,仍闻灵隐居。
-
游灵隐寺,得来诗,复用前韵
君不见,钱塘湖,钱王壮观今已无。屋堆黄金斗量珠,运尽不劳折简呼。四方宦游散其孥,宫阙留与闲人娱。盛衰哀乐两须臾,何用多忧心郁纡。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乔松百尺苍髯须,扰扰下笑柳与蒲。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清风徐来惊睡馀,遂超羲皇傲几蘧。归时栖鸦正毕逋,孤烟落日不可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