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
〔先秦〕
静女(1)其姝(2),俟(3)我于城隅(4)。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
爱(1)而不见,搔首踟蹰(2)。
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静女其娈(1),贻(2)我彤管(3)。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
彤管有炜(1),说怿(2)女(3)美。
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自牧(1)归(2)荑(3),洵美且异(4)。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
匪(1)女之为美,美人之贻(2)。
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小提示:诗经《静女》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国风·邶风·静女》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写青年男女幽会的诗歌,表现了男子对恋人温柔娴静的称赞以及对她的深深情意,体现出年轻男女之间纯美爱情的美好。全诗三章,每章四句。此诗构思灵巧,人物形象刻画生动,通篇以男子的口吻来写,充满了幽默和健康快乐的情绪,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恋爱的心理描写惟妙惟肖。
- 作品别称国风·邶风·静女
- 作品出处诗经
- 文学体裁四言诗
- 创作年代周代
创作背景
《邶风·静女》是一首爱情诗。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此诗写的是男女青年的幽期密约。而旧时的各家之说,则有多解。最早《毛诗序》云:“《静女》,刺时也。卫君无道,夫人无德。”郑笺释云:“以君及夫人无道德,故陈静女遗我以彤管之法。德如是,可以易之,为人君之配。”而《易林》有“季姬踟蹰,结衿待时;终日至暮,百两不来”、“季姬踟蹰,望我城隅;终日至暮,不见齐侯,居室无忧”、“踯躅踟蹰,抚心搔首;五昼四夜,睹我齐侯”之句,则反映齐诗之说,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遂谓“此媵俟迎而嫡作诗也”。宋人解诗,能破除旧说,欧阳修《诗本义》以为“此乃述卫风俗男女淫奔之诗”,朱熹《诗集传》也以为“此淫奔期会之诗”,他们的说法已经表明此诗写的是男女的爱情活动。
相关诗词
-
花头巡检先君纪之详矣孝女乡女子骑虎以救亲今汝滩下有孝女石即其处也乡之得名以此然则汝滩旧名女滩米坑旧名女坑皆当仍旧不可改也
花头巡检骂贼死,蓬首女儿骑虎号。安得邦人百世祀,巍巍忠孝配颜曹。
-
陈季常静庵
庞公与少陵,不肯入州府。畏人嫌其真,但喜归茅宇。先生岂其徒,与世亦龃龉。年来作庵榜以静,静非对动默即语。闭门谢客亲荷锄,秀甲珍芽春满圃。黄鸡白酒厌妻孥,醉以诗书相媚妩。况复家传侍郎后,缥囊玉匣收奇古。宝刀错落走...
-
荆门雨后谒陆子静祠观蒙泉
...暂以收,晴鸠唤犹涩。人侵野潦去,树抱残云湿。幽幽叩藤萝,踽踽惬间寂。山光落户牖,空翠若可摘。我行发隆冬,徂夏不遑息。宁知静翁静,适与劳者适。溪流何浑浑,山泉自清激。遥遥宇宙内,心理俨可识。当时牛刀手,游仞乃余力。物情各怀新,犹疑奉颜色。
-
赠饶仲信静镜
...光,孰拟心天。镜光则死,心光则活。活则不滞,死则不豁。佛法寂灭,匪乾匪坤。若复本心,非彼能昏。人以欲动,非动之性。所以贵静,自动自静。其道光明,无物可并。惟省尽伦,是为全人。眼高四海,至此乃真。
-
玉女摇仙佩·佳人
...羡人间难遇。有个名姝,乘鸾飞去,莫是飞琼再世。若把容光比。有数束波横,口吹兰气。眉封翠、丰肌腻理,不过千娇百媚而已。争似女相如,能手赋、东邻佳丽。须信毛嫱西子,谢韫班姬,难得色才相俪。才子佳人、赢得一身双美。为甚谪泥犁,浊世界、羞斗靓妆高髻。...
-
静坐
荆钗裙布念重违,却扫焚香自掩扉。莫向吹箫羡嬴女,多年已办五铢衣。
-
赠女冠畅师
瞳人剪水腰如束,一幅乌纱裹寒玉。飘然自有姑射姿,回看粉黛皆尘俗。雾阁云窗人莫窥,门前车马任东西。礼罢晓坛春日静,落红满地乳鸦啼。
-
美女篇
...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还。顾盼遗光彩,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
-
生查子·侍女动妆奁
侍女动妆奁,故故惊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泪。懒卸凤凰钗,羞入鸳鸯被。时复见残灯,和烟坠金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