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公诗

李商隐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丈人博陵王名家,怜我总角称才华。

华州留语晓至暮,高声喝吏放两衙。

明朝骑马出城外,送我习业南山阿。

仲子延岳年十六,面如白玉欹乌纱。

其弟炳章犹两丱,瑶林琼树含奇花。

陈留阮家诸侄秀,逦迤出拜何骈罗。

府中从事杜与李,麟角虎翅相过摩。

清词孤韵有歌响,击触钟磬鸣环珂。

三月石堤冻销释,东风开花满阳坡。

时禽得伴戏新木,其声尖咽如鸣梭。

公时载酒领从事,踊跃鞍马来相过。

仰看楼殿撮清汉,坐视世界如恒沙。

面热脚掉互登陟,青云表柱白云崖。

一百八句在贝叶,三十三天长雨花。

长者子来辄献盖,辟支佛去空留靴。

公时受诏镇东鲁,遣我草诏随车牙。

顾我下笔即千字,疑我读书倾五车。

呜呼大贤苦不寿,时世方士无灵砂。

五月至止六月病,遽颓泰山惊逝波。

明年徒步吊京国,宅破子毁哀如何。

西风冲户卷素帐,隙光斜照旧燕窠。

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艰虞多。

如公之德世一二,岂得无泪如黄河。

沥胆咒愿天有眼,君子之泽方滂沱。

作品简介

《安平公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依着时间的发展先后为序,顺写诗人两入幕府的经历,描述了自己和府主崔戎的深挚情谊,真诚地表达了对亡者的铭念和追悼。全诗错落层出,条理明晰,语言酣畅,音韵流转,诗味隽永。

创作背景

唐文宗大和七年(833),给事中崔戎任华州刺史,其间,年少未第的李商隐在郑州刺史省院的推荐下,进谒崔戎,崔戎因喜其才艺,热情招待了李商隐,并辟为幕僚,掌管章奏。翌年三月,崔戎被调任兖海观察使,李商隐随府主同到兖州,继为宾佐。不幸,时至六月崔戎病逝于任所。身世孤苦的李商隐遭此打击,感情上的怀恋与痛楚委实难以名状。《安平公诗》 就是在这种心态和情绪的支配下创作的。

  • 赏析

“古人常叹知己少,况我沦贱艰虞多”是此诗的诗眼。这首长篇叙事诗是作者为赏识他的安平公崔戎所写,全篇淡化崔戎与他的亲戚关系,回忆安平公对作者的知遇之恩,从“总角称才华”,到“送我习业南山”“踊跃鞍马来相过”,再到“遣我草诏随车牙”,安平公一直重用李商隐,并欣赏他的才华,这段时光是李商隐少年时代难得轻松愉悦的一段日子。崔戎的骤然长辞,一切都化为了泡影,怎能不“...

展开全部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