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九月十日偶书》是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全唐诗》中。此诗充分体现了诗人矛盾的心情。李煜自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增加,就能参透俗世,看透俗事,不会像潘岳那样多愁善感了,但是遇到“晚雨秋阴”的景象,依然难平心绪。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五代宋初
创作背景
《九月十日偶书》这首诗见元好问编《唐诗鼓吹》卷十。诗有“自从双鬓斑斑白,不学安仁却自惊”句,典出潘岳《秋兴赋序》,潘岳时年三十二岁。如以此推断,则李煜作此诗的时间是开宝元年(968)。当时其爱子仲宣夭折,随后爱妻大周后伤心过度病亡,又加之国势日蹙,倒也与这首诗表现出的悲观厌世心境吻合。
相关诗词
-
《九月十一日书事》拼音版
东墙瘦菊早开花,九日金钿已自嘉。黍麦候迟初响瓮,米盐法细未还家。泼醅昨夜惊泉涌,洗盏今晨听妇夸。归采茱萸重一醉,不须怪问日时差。
-
《九月十日雨中孚先见过围棋尝茶》拼音版
...出沐风雨夕,闭门松菊秋。素交辱见过,意气何绸缪。车骑皆雨立,富贵若浮云。围棋纾壮心,酌茗当献酬。岂惟邻里好,足慰平生游。书籍可许通,水火得所求。独恨鸡黍薄,无以充淹留。我穷若匏瓜,于世良悠悠。寂寞守一隅,非君谁见收。庶几除三径,玩此岁方遒。莫...
-
《九月十日独游钟山》拼音版
天时少佳日,人事多婴怀。选胜难两遇,卜征非一乖。平生梦钟阜,一月榜秦淮。半世迹方近,三旬心始谐。允哲兹游艰,果谅此日佳。高秋净平麓,暖景融阴崖。时丁酬酢暇,心适烦纡排。出郭玄笋舆,陟巘青芒鞋。志塔涌重屋,竺水环方阶。木末但尘壁,定林堆断柴。谁为好事者,尚丁双诗牌。相见廊庙姿,骑驴渡松钗。玄思入秋骨,高情渺天涯。傥无经世迹,胜韵谁得偕。因观夔禹难,始悟巢许侪。
-
《九月十日赵令园饯送王汝州汝州留诗二篇次韵·其二》拼音版
五马来时照路傍,名园秋物自裳裳。吹花酒面蟹螯壮,下豉莼丝鱼脍长。问事不休推景伯,读书未见属黄香。穷愁解摘唯须酒,身外浮云天际翔。
-
《九月十日游象之葆光亭寄曼叔》拼音版
几负高阳约,蹉跎此岁华。论心看翠竹,感事对黄花。寒日悽征雁,清霜急暮鸦。临风一樽酒,回首意无涯。
-
《二十日偶书二首·其一》拼音版
春林院落曲栏东,小立初迎到面风。冰齿寒生花坼信,湿梅烟重雨毛空。病衰老去登临倦,节物年时气味同。却掩垆烟闭深阁,匆惊西日借窗红。
-
《二十日偶书二首·其二》拼音版
此生早衰坐世故,末路易归惊崄艰。临事无疑知道力,读书有味觉身闲。解医忧患臂三折,难隐文章豹一斑。永愧山赤头璨,不令姓氏落人间。
-
《九月十日谒佥宪彭楚山饮洱海道中补重九之会》拼音版
秋冷荒台茱菊稀,孤吟徒自绕疏篱。怪来别驾非刺史,那得青州望白衣。寺远随云僧半出,山寒带露叶频飞。孟嘉此日西园宴,可是无风帽不欹。
-
《九月十日发通州》拼音版
出自郭东门,海气迷烟树。买船下通州,解缆日已暮。悲风决浮云,大野豁积雾。落叶何萧萧,带雨自飞去。晓来天气清,山月看徐吐。已矣谢故人,吾将侣鸥鹭。
-
《九月十日折菊花数枝持玩久之插置瓶中》拼音版
重九昨朝是,无人送酒来。柴门终日闭,辜负菊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