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秋下荆门》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此诗写于李白第一次出蜀远游时。诗中借景抒情,抒发了作者秋日出游的愉悦心情,也表达了作者意欲饱览祖国山河而不惜远走他乡的豪情与心志。全诗写景、叙事、议论各具形象,笔势变幻灵活而又自然浑成,风格雍容典雅又不失豪放飘逸,妙用典故而不着痕迹,达到了推陈出新、活泼自然的境界。
- 作品别称初下荆门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725年
创作背景
根据裴斐编制的《李白年谱简编》,《秋下荆门》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当年李白再游峨眉山,秋间经清溪、渝州、三峡去蜀,来游楚地,在离开荆门时作此诗。
相关诗词
-
送秋圃先生开府偏沅 其二
木落溪寒万灶屯,近闻移节下荆门。攒刀羌部山为砺,饮马江流水不浑。龙抱显陵王气阔,猿啼巴峡舜祠昏。捷书好寄衡阳雁,插羽双飞报至尊。
-
荆湖诸戍第六
长啸下荆门,胡行速如鬼。门户无人持,社稷堪流涕。
-
别陈我峰之荆南分署
楼船晓傍银河曲,欲下荆门雨涨时。天上紫云连郢树,春馀芳草间江蓠。西通巫峡饶王赋,南入潇湘重客思。自昔才人多水部,衡阳归雁可无诗。
-
婆罗门引·送李士元之荆南提刑经历
...。悠悠真赏难逢。牢落黄金已尽,仆马亦龙钟。但平生豪气,未减元龙。临江故封。吴与蜀,渺西东。此幕聊堪一笑,且叹途穷。扁舟南下,正霜落荆门江树空。诗有兴、说与飞鸿。
-
谒金门·秋已暮
秋已暮,重叠关山岐路。嘶马摇鞭何处去,晓禽霜满树。梦断禁城钟鼓,泪滴枕檀无数。一点凝红和薄雾,翠蛾愁不语。
-
立秋日曲江忆元九
下马柳阴下,独上堤上行。故人千万里,新蝉三两声。城中曲江水,江上江陵城。两地新秋思,应同此日情。
-
秋窗风雨夕
...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已觉秋窗秋不尽,那堪风雨助凄凉!助秋风雨来何速?惊破秋窗秋梦绿。抱得秋情不忍眠,自向秋屏移泪烛。泪烛摇摇爇短檠,牵愁照恨动离情。谁家秋院无风入?何处秋窗无雨声?罗衾不奈秋风力,残漏声催秋雨急。连宵霢霢复飕飕,灯前似伴离人泣。寒烟小院转萧条,疏竹虚...
-
谒金门·秋兴
秋池阁,风傍晓庭帘幕。霜叶未衰吹未落,半惊鸦喜鹊。自笑浮名情薄,似与世人疏略。一片懒心双懒脚,好教闲处著。
-
谒金门·秋夜
秋帷里。长漏伴人无寐。低玉枕凉轻绣被。一番秋气味。晓色又侵窗纸。窗外鸡声初起。声断几声还到耳。已明声未已。
-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
...。琵琶寺里响空廊,熨斗陂前湿荒戍。沙尾长樯发渐稀,竹竿草屩涉流归。夷陵已远半成烧,汉上游倡始濯衣。船门相对多商估,葛服龙钟篷下语。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曾为江客念江行,肠断秋荷雨打声。摩天古木不可见,住岳高僧空得名。今朝拜首临欲别,遥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