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表面上是写作者因没有水垢而受到擦背人的重揩而不满,实质是比喻自己秉性高洁,受贬是蒙冤的。全词关键是佛家术语“无垢”,比喻一切本来清净,虽意出禅偈,形象不甚优美,却自有其思想价值和意义。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如梦令
- 创作年代1084年12月18
创作背景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十八日苏轼调任汝州的途中,时苏轼在泗州。苏轼当年虚龄四十九岁,这一年是他的人生走向高峰的转折年。作者在调任途中,当时应该是已意识到自己将被神宗皇帝重新起用。
苏轼是元丰二年(1079)蒙冤遭受“乌台诗案”,元丰三年(1080)二月一日到达到黄州贬所,四年后的元丰七年(1084)正月奉诏调往汝州的。此前,宋神宗曾多次准备起用苏轼,都被大臣阻挠了。这次神宗皇帝亲自写诏把苏轼调往汝州。苏轼接诏之后,四月一日起,先游览了一圈,还在高安会见了他弟弟苏辙。六月九日正式从黄州贬所乘船去汝州,顺便送赴江西德兴任县尉的长子苏迈到湖口,并游了石钟山。七月回船当涂,过金陵(今江苏南京),在金陵曾多次拜见王安石,相互唱和,停留了一个多月。八月到京口(今江苏镇江),九月在宜兴买了田地,十月到扬州,十一月到楚州(今江苏淮安),十二月一日抵达泗州,十八日,在泗州雍熙塔下的公共浴池洗浴,并写下了两首《如梦令》,此为其中之一。
相关诗词
-
《如梦令·本是花宫么凤》拼音版
本是花宫么凤,降作人间情种。不愿住人间,分付药炉烟送。谁共,谁共,三十六天秋梦。
-
《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拼音版
正是辘轳金井,满砌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簟纹灯影。
-
《如梦令·纤月黄昏庭院》拼音版
纤月黄昏庭院,语密翻教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
《如梦令·明月一窗谁共》拼音版
明月一窗谁共,证取罗浮香梦。丝鬓耐吴霜,来作守花幺凤。珍重、珍重。端合瑶台移种。
-
《如梦令·已忍前尘如梦》拼音版
已忍前尘如梦,犹说三生情种。妾是玉梅花,郎是绿毛幺凤。寒重、寒重。明月一窗谁共。
-
《如梦令·隔叶黄鹂娇哢》拼音版
隔叶黄鹂娇哢,惊起绮窗凄凤。阑槛半帘垂,晓镜春愁将共。如梦,如梦,一瞬水流春送。
-
《如梦令·和韵》拼音版
昨夜雨添春重,滴到眉端愁动。剪剪海棠风,一点残灯红弄。如梦,如梦,梦里心儿还捧。
-
《如梦令·怀远,代人作》拼音版
寂寞寒深孤枕,风度罗帏梦醒。梦醒却无情,此际离愁漫整。夜冷、夜冷。花动闲窗月影。
-
《如梦令·寓园有感》拼音版
此地春光如绣,画槛名花依旧。独立悄无言,梅比腰支还瘦。僝僽、僝僽。林外鸟声拖逗。
-
《如梦令·元旦》拼音版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