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此词表面上是写作者因没有水垢而受到擦背人的重揩而不满,实质是比喻自己秉性高洁,受贬是蒙冤的。全词关键是佛家术语“无垢”,比喻一切本来清净,虽意出禅偈,形象不甚优美,却自有其思想价值和意义。
- 作品出处全宋词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如梦令
- 创作年代1084年12月18
创作背景
《如梦令·水垢何曾相受》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十二月十八日苏轼调任汝州的途中,时苏轼在泗州。苏轼当年虚龄四十九岁,这一年是他的人生走向高峰的转折年。作者在调任途中,当时应该是已意识到自己将被神宗皇帝重新起用。
苏轼是元丰二年(1079)蒙冤遭受“乌台诗案”,元丰三年(1080)二月一日到达到黄州贬所,四年后的元丰七年(1084)正月奉诏调往汝州的。此前,宋神宗曾多次准备起用苏轼,都被大臣阻挠了。这次神宗皇帝亲自写诏把苏轼调往汝州。苏轼接诏之后,四月一日起,先游览了一圈,还在高安会见了他弟弟苏辙。六月九日正式从黄州贬所乘船去汝州,顺便送赴江西德兴任县尉的长子苏迈到湖口,并游了石钟山。七月回船当涂,过金陵(今江苏南京),在金陵曾多次拜见王安石,相互唱和,停留了一个多月。八月到京口(今江苏镇江),九月在宜兴买了田地,十月到扬州,十一月到楚州(今江苏淮安),十二月一日抵达泗州,十八日,在泗州雍熙塔下的公共浴池洗浴,并写下了两首《如梦令》,此为其中之一。
相关诗词
-
如梦令·谁把清风领受
谁把清风领受,寻得岁寒心友。霜月玉亭亭,恰似老夫诗瘦。诗瘦,诗瘦,无柰碧云怀旧。
-
如梦令·江上对雨
一饷凝情无语,手捻梅花何处。倚竹不胜愁,暗想江头归路。东去,东去,短艇淡烟疏雨。
-
如梦令·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
如梦令·五更
一鼓乾坤入洞。便把虚无拈弄。离坎自交宫,澄湛寂然无梦。无梦。无梦。别我魔军大恸。
-
如梦令·赠道夫二首·其二
荣悴本来何处,看取岸花汀树。醉眼眩青红,欲问真源无路。归去,归去,风外数声齐女。
-
如梦令·如梦花留春住
如梦花留春住,还梦春随花去。一片惜春心,付与游丝飞絮。无据,无据,不觉梦归何处。
-
如梦令·雁唳西风天际
雁唳西风天际,槛外梅花香细。今夜与明朝,试共相看不睡。且睡,且睡,守岁何如别岁。
-
如梦令·辛未除夕
风雨帘前初动,早又黄昏催送。明日总然来,一岁空怜如梦。如梦,如梦,惟有一宵相共。
-
如梦令·落月西窗惊起
落月西窗惊起,好个匆匆些子。鬒鬓亸轻松,凝了一双秋水。告你,告你,休向人间整理。
-
如梦令·感怀
刚是子规催去。又被鹧鸪留住。行不得哥哥,烟雨江南何处。难据。难据。央个醉乡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