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悲清秋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赋作。此赋描绘了绚丽的九疑秋景。作者登高遍览神州四方,视野开阔,意象变幻,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抒发了钓鳌客的豪迈气派和远大抱负。结尾“人间不可以讬些,吾将采药于蓬丘”,流露出求仙访道、采药炼丹的思想。全赋情景交融,意境清幽,语言清新,句式多变,富有浪漫情调。
- 作品出处李太白集
- 文学体裁赋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悲清秋赋》写于李白被召入长安前,据詹锳《李白诗文系年》,此赋作于乾元二年(759)。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中说:“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可见他曾到过永州,登过九疑(即苍梧山)。这篇赋就是他登九疑山时所作。
相关诗词
-
《赋得秋日悬清光》拼音版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
《秋词·其一》拼音版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
《秋登兰山寄张五》拼音版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琵琶仙·中秋》拼音版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
-
《闲情赋》拼音版
...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諐,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
-
《大哀赋》拼音版
...犀之骑,十万迎风之刃;黄金台之蔓草空哀,白玉仗之青罘俱震。地坼天崩,海焦星陨,蚩尤之毒舞弥天,轩辕之鼎湖虚殡。恨黄竹于千秋,悲苍梧于一瞬,椒宫为血泪之湘君,鹤驾有呼魂之子晋,吊望帝以何期,矢叩阍而难进。可怜泪雨之昭阳,更有风尘之长信,桐棺坠马鬣...
-
《别赋》拼音版
...兮渐哀。筑摵摵而欲变。仁客敛魂,白衣数起。左骖殪兮更不还,黄尘合兮心所为。忽日昼之晻暧,睹寒景之侵衣。愁莫愁兮众不知,悲何为兮悲壮士。乃有十年陷敌,一剑怀仇。将置身于广柳,或髡钳而伏匿。共衰草兮班荆,咽石濑兮设食。逝泛滥于重渊,旷霅煜于窋室。酒...
-
《荡妇秋思赋》拼音版
...。登楼一望,惟见远树含烟;平原如此,不知道路几千?天与水兮相逼,山与云兮共色。山则苍苍入汉,水则涓涓不测。谁复堪见鸟飞,悲鸣只翼?秋何月而不清,月何秋而不明。况乃倡楼荡妇,对此伤情。于时露萎庭蕙,霜封阶砌;坐视带长,转看腰细。重以...
-
《题赋金银山送萧茂才之遂江并柬周用性》拼音版
金银两山蔚参差,我昔西游曾见之。石台照耀落日紫,下映流水光离离。干戈苍茫隔烟雾,清秋送子山中去。沦落同悲雁塔人,登临更赋龙门句。水北山人须鬓苍,十年寄书不得将。君去相寻定相得,却望两山心恻恻。
-
《一斛珠·秋光莹彻》拼音版
秋光莹彻,园林□□□□□,如何宋玉□□切。作赋悲凉,草木□□□。□人自与□□□,长歌清啸无时节,瓮头且饮□如雪。不管春花,亦不管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