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清秋赋
〔唐〕
登九疑(1)兮望清川,见三湘(2)之潺湲(3)。水流寒以归海,云横秋(4)而蔽天。余以鸟道(5)计于故乡兮,不知去荆吴(6)之几千。于时西阳半规(7),映岛欲没。澄湖练(8)明,遥海上月。念佳期(9)之浩荡,渺怀燕而望越(10)。荷花落兮江色秋,风嫋嫋(11)兮夜悠悠(12)。临穷溟(13)以有羡,思钓鳌(14)于沧洲(15)。无修竿(16)以一举,抚洪波而增忧。归去来兮人间不可以讬些(18),吾将采药于蓬丘(19)。
攀登上九疑山远望着清清的河水,看见三湘水缓缓地流动。水带着寒气流向大海,秋天的天空被乌云遮蔽。我凭借着鸟迁徙的道路计算着距离故乡的远近,不知离这荆吴之地有几千里的路程。这时候太阳已经向西落去,一半被山峰所挡住,映在水中的小岛也快消失不见了。遥远的海上已经升起了明月,清澈的湖水就像白练似的铺在地上。想着回乡之日遥遥无期,就像在北京而望扬州。荷花都落了,江水一片秋色,风缓慢地吹着,夜色悠然。俺在北海边羡慕别人钓鱼,打算到沧州钓大鳖。可是没有那么长的鱼竿供我举呀,望眼洪波而徒然心忧。回来吧,人间不是好呆的地儿,倒不如到蓬莱去采药。
小提示:李白《悲清秋赋》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悲清秋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赋作。此赋描绘了绚丽的九疑秋景。作者登高遍览神州四方,视野开阔,意象变幻,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抒发了钓鳌客的豪迈气派和远大抱负。结尾“人间不可以讬些,吾将采药于蓬丘”,流露出求仙访道、采药炼丹的思想。全赋情景交融,意境清幽,语言清新,句式多变,富有浪漫情调。
- 作品出处李太白集
- 文学体裁赋
- 创作年代盛唐
创作背景
《悲清秋赋》写于李白被召入长安前,据詹锳《李白诗文系年》,此赋作于乾元二年(759)。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中说:“乃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可见他曾到过永州,登过九疑(即苍梧山)。这篇赋就是他登九疑山时所作。
相关诗词
-
石湖中秋二十韵十二年前尝与工部兄及宾客为此游今有隔世者感今怀旧而作
...身世一浮沤。迥白包元气,空明慰病眸。只怜心浩荡,不管鬓飕飗。放棹真狂矣,关门有此不。四并非易事,一笑亦难谋。急管参渔笛,清歌间棹讴。逢迎成邂逅,啸咏劝绸缪。女撷蘋花献,妻倾竹叶酬。今宵如不饮,何处可忘忧。忆昔谁同赏,于今岁恰周。陟冈睽鲁卫,伐...
-
孟秋八日夜伯寿仲理过予同访俊乂步月入城南书院繇东渚上读书堂过蒙轩憩卷云欲访月榭而月未到坐濯清者久之乃归赋诗十四韵以记
...施。爱之不能已,遂许他夕期。昔人安在哉,万里鲸鱼骑。神游傥来欤,恍惚不可知。林园想巾履,编简遗书诗。怀人渺无尽,乐处翻成悲。
-
题唐侍仪双鲤轩
...宁劳姜妇水中觅,不学王生冰上眠。人生有亲殊可乐,亲馔有鱼尤不恶。娱乐从兹到白头,声名况是登黄阁。我生我生缠百忧,庭帏风木悲清秋。为君援笔赋双鲤,每一读时...
-
咏秋
秋天清可悦,秋色倍撩人。秋林错锦绣,便如秋复春。月当秋皓魄,士感秋伤神。或赋秋气悲,或思秋风莼。九秋有时尽,秋绪难重陈。
-
赋得秋声一雁飞
绿水晴沙两岸明,碧空如洗暮云轻。长天远写衡阳影,静夜孤传芦渚声。月冷湘灵和鼓瑟,风清缑岭叶吹笙。不堪久客还闻汝,欲赋悲秋拟宋生。
-
摸鱼儿·同遗山赋雁丘
...自来去。埋恨处。依约并门路。一丘寂寞寒雨。世间多少风流事,天也有心相妒。休说与。还却怕、有情多被无情误。一杯会举。待细读悲歌,满倾清泪,为尔酹黄土。
-
谒靖安昭灵庙赋柬袁茂才
...久寂寞,万里晴云色苍恍。神龙自合晦渊潜,凤鸟胡为在罗网。此邦祠宇出何代,恍惚湘楚同风壤。石竹丛深山鬼愁,江篱花落文鱼上。清秋旅怀百忧集,感子追游慰遐赏。明时礼乐遍寰宇,肯使幽忠滞榛莽。享仪每诏县官给,祀典犹闻宗伯掌。捍菑御患光故国,愤义终能肃群...
-
承家兄自石城南归消息述赋五首·其五
风尘面目困支离,奔走归来已后期。且慰家人乌鹊喜,徒劳汝弟鹡鸰悲。檐花深夜频沾席,瓠叶清秋谩绕篱。直待南征捣巢穴,林皋种豆尽相宜。
-
过巢湖赋呈莱山侍郎
...晨郁怒苦未泄,冯夷弭节严撑敲。朝曦乍露铜钲角,旋倾墨沈云漉漉。琉璃千顷忽破碎,有意似放天吴骄。湖神跳舞山鬼泣,万窍翕辟声悲咷。此时回船移近岸,舟人喧沸收篷篙。却望湖水立嵲兀,霜脊鼓动千钧鳌。太虚倒入浸元气,始讶天柱非坚牢。岂有轩辕张帝乐,烂设...
-
秋夜不寐·其八
薜萝自分此生休,何事偏衔楚客忧。多病却怜饶暮气,独醒岂敢附清流。百年只合焚香坐,四壁那堪秉烛游。欲赋悲秋为遣闷,愁肠佳句苦难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