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秋登兰山寄张五》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围绕清秋季节登高来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先写为望友人而登高,故“心随雁飞灭”。因薄暮时思念之“愁”和清秋之“兴”无法排遣,更因登高而望,只见“归村人”,而不见友人踪影,所以要相邀重阳节携酒登高而醉。全诗用极洗练严谨的语言,描绘了登高所见的清秋薄暮景色,其中“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二句历来脍炙人口。
- 作品别称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创作背景
《秋登兰山寄张五》关于此诗题中的“张五”指谁,历来有争议。一说指张諲。张諲曾隐居于襄阳东南三十里的鹿门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北对万山(一说兰山),因登临以望张五,并写此诗寄意。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相关诗词
-
《秋日家山杂咏五首·其二》拼音版
孤城北望万峰高,禹凿龙门势独豪。三晋山河还表里,千年人物旧风骚。子安诗在名犹盛,太史书成志已劳。难觅醉乡王学士,秋来禾黍满东皋。
-
《秋日家山杂咏五首·其四》拼音版
黯淡轻阴结远天,无边秋色正萧然。苍崖断岸西风里,古刹荒祠夕照边。黄菊已随陶令老,丹砂不信葛洪仙。豪华靡靡皆如此,惟有骚人丽句传。
-
《九日与张古松登峄山》拼音版
高秋逢令节,空值客中身。纵有登高兴,知无送酒人。霜催南浦雁,烟黯隔江蘋。莫折黄花看,羞君白发新。
-
《和杨升庵采兰引》拼音版
上山采幽兰,幽兰苦无多。秋草随山深,萋萋被岩阿。抱芳立空谷,岂杂薜与萝。采之遗相思,路险云雨过。苍翠日满眼,复恐荪芷讹。荪芷讹犹可,萧艾将奈何。
-
《九月九日登龙山》拼音版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夷险虽异时,古今岂殊状。先贤杳不...
-
《三月三日登龙山》拼音版
伊川与灞津,今日祓除人。岂似龙山上,还同湘水滨。衰颜忧更老,淑景望非春。禊饮岂吾事,聊将偶俗尘。
-
《奉和圣制登骊山瞩眺应制》拼音版
寒山上半空,临眺尽寰中。是日巡游处,晴光远近同。川明分渭水,树暗辨新丰。岩壑清音暮,天歌起大风。
-
《登焦山》拼音版
四面江声涌翠鬟,海门高处豁心颜。志存舟楫知谁子,历尽风涛是此山。呼吸便疑通帝座,扶摇直欲去人间。满岩松石皆仙骨,应笑狂奴不肯闲。
-
《送人之茅山》拼音版
桃竹齐眉草屦柔,江云湿重木绵裘。茅山一去五百里,楚月相望十二楼。林下甑香黄独月,松根锄冷茯苓秋。药瓢料得归来满,多病微躯我亦求。
-
《木兰花慢·龟溪寄张小山》拼音版
问出山小草,谁与伴,五湖游。便忆昔风光,桃花流水,杜若芳洲。来时洞门无锁,倩鹤群、长绕侍仙楼。邂逅小山招隐,依然我辈清流。春愁相恋住余不。寒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