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有感五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政论诗。这五首诗提出息战、行俭德、封建的文治主张,呼吁君主下“哀痛诏”罪己,与民更始,抒发了作者在当时复杂时势下特有的情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和政治情况的深刻了解和认识。全诗富于政论色彩,又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
第五首诗“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邻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是武重文轻的具体表现。与第二首一正一反,托出杜甫的文治思想。第五首乃言表奏中之所不敢言,将第一首“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至今劳圣主,何以报皇天”的问责,追进至人主:不信任武臣致使“兵残将自疑”,而偏重、姑息武人又致使文治不振,唯有人主自律,“愿闻哀痛诏”,才有中兴的希望。
创作背景
《有感五首》一般认为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秋,当时杜甫在梓州一带。而杨伦持不同观点:“此诗或编在广德元年之春,事迹既多不合。或编在是年冬,方当蕃寇狓猖,乘舆播越,岂宜有‘慎勿吞青海’语,且此时而欲议封建,则亦迂矣。详其语意,当是收京后广德二年(764)春作。盖吐蕃虽退,而诸镇多跋扈不臣,公复忧其致乱,作此惩前毖后之词。未几,仆固怀恩遂引吐蕃、回纥入寇,亦已有先见。所谓编次得,则诗意自明也。”这五首诗和当时国家的政治军事有密切关系。
相关诗词
-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其五
尔时儒者定应无,问政胡为不问儒。五代乱离千血阵,万山深杳一丹炉。能容隐遁犹难必,遽谓飞升岂不诬。我欲卜邻聊避俗,未须跳入长房壶。
-
读本朝事有感十首·其五
师道在三乌可畔,友伦居五岂容亏。恰方誉瓘俄倾瓘,亦有尊颐不救颐。
-
春宵有感八首·其五
月落知何处,夜长无了时。幽人春自感,莺燕亦何知。
-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其一
十万长松五百年,今其馀几亦堪怜。霓旌恍惚刚风外,蕊殿崔嵬劫火前。题墨八分吾独识,藏丹九转后谁传。山中是事皆非昔,惟见新坟挂纸钱。
-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其三
戍垒儿郎意气雄,群腰刀斧薄榛丛。寻真亭仆长松少,礼斗坛荒苦竹空。菜色可怜穷道士,樵歌不见旧邻翁。存亡得丧知何极,天地悠悠感慨中。
-
河中春游有感五首·其五
重玄叩击数年终,大道难窥万仞墉。旧信不来青鸟远,故山犹忆白云重。自知勋业输雏凤,且学心神似老龙。忙里偷闲谁似我,兵戈横荡得疏慵。
-
常州孟谏议座上闻韩员外职方贬国子博士有感五首·其五
谁怜野田子,海内一韩侯。左道官虽乐,刚肠得健无。功名生地狱,礼教死天囚。莫言耕种好,须避蒺藜秋。
-
自湘乡趋邵阳以避谤不敢取道衡岳有感五首·其五
退之昔谪恶溪滨,精意能开衡岳云。我匪天穷坐人阨,试从山外望氛氲。
-
河中春游有感五首·其三
坎止流行以待终,幽人射隼上高墉。穷通世路元多事,艰险机关有几重。百尺苍枝藏病鹤,三冬蛰窟闭潜龙。琴书便结忘言友,治圃耘蔬自养慵。
-
常州孟谏议座上闻韩员外职方贬国子博士有感五首·其一
忽见除书到,韩君又学官。死生纵有命,人事始知难。烈火先烧玉,庭芜不养兰。山夫与刺史,相对两巑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