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五首·其五
〔唐〕
盗灭人还乱,兵残将自疑。
盗贼已经歼灭人心还是混乱,军队无事将领反而自我惊恐起来了。
登坛名绝假(1),报主尔何迟。
登坛拜将是真拜将而不是假节,你们报答君主为什么还有迟疑?
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
藩镇权重,郡守不得自主,领郡没有气色,赴任也有怨词。
愿闻哀痛诏,端拱问疮痍。
希望能听到哀痛之诏,庄严的皇上能抚恤穷苦百姓。
小提示:杜甫《有感五首·其五》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有感五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政论诗。这五首诗提出息战、行俭德、封建的文治主张,呼吁君主下“哀痛诏”罪己,与民更始,抒发了作者在当时复杂时势下特有的情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和政治情况的深刻了解和认识。全诗富于政论色彩,又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
第五首诗“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邻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是武重文轻的具体表现。与第二首一正一反,托出杜甫的文治思想。第五首乃言表奏中之所不敢言,将第一首“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至今劳圣主,何以报皇天”的问责,追进至人主:不信任武臣致使“兵残将自疑”,而偏重、姑息武人又致使文治不振,唯有人主自律,“愿闻哀痛诏”,才有中兴的希望。
创作背景
《有感五首》一般认为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秋,当时杜甫在梓州一带。而杨伦持不同观点:“此诗或编在广德元年之春,事迹既多不合。或编在是年冬,方当蕃寇狓猖,乘舆播越,岂宜有‘慎勿吞青海’语,且此时而欲议封建,则亦迂矣。详其语意,当是收京后广德二年(764)春作。盖吐蕃虽退,而诸镇多跋扈不臣,公复忧其致乱,作此惩前毖后之词。未几,仆固怀恩遂引吐蕃、回纥入寇,亦已有先见。所谓编次得,则诗意自明也。”这五首诗和当时国家的政治军事有密切关系。
相关诗词
-
读杜工部集有感五首·其三
怅望苍梧几度年,可堪青草五湖天。犹挥屈贾伤时泪,不废风骚薄雅篇。饥死翻诬方朔饱,全窥始觉谪仙偏。乱离细读心尤惬,绝岛含咀惟此编。
-
舟中闻时事有感五首·其五
一灯幽燄照蓬窗,吾道从违孰主张。独起披衣夜中坐,静听疏雨落寒江。
-
次韵刘宪副春日湖上有感五首·其一
庾信哀多赋漫成,江南文物久晨星。市衢火后蒿横目,民舍春来草满庭。浪齧湖堤官柳尽,沙填江浦夜潮腥。归来何异辽东鹤,只有西山慰眼青。
-
舟中闻时事有感五首·其三
即使程朱今复生,也须旧说一番更。若还究竟昆崙顶,姬孔明明有法程。
-
读杜工部集有感五首·其二
移官拾橡哀同谷,入蜀听猿拜杜鹃。间道得归司隶帐,无家犹有孝廉船。江山吾土能终老,辞赋他年得盛传。何似海天兵甲满,不才亡命独淹然。
-
奉陪知府内翰至卞山有诗五首·其五·夜归
日入三籁息,群山郁苍苍。巾裾湿烟雾,宛转度涧冈。涓涓暗泉鸣,冉冉松筠香。林梢吐纤月,露叶琐碎光。归来叩禅扉,幽灯对绳床。相羊有馀适,笑咏白雪章。
-
秋感五首·其五
柴门深闭寂寥中,抱瓮携锄兴未穷。诗思满怀宗白傅,菊花盈把感陶公。气消溽暑来新雁,韵易清商入爨桐。静里不知时序改,一年容易又秋风。
-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
感怀诗五首·其五
...何英灵士,耿耿露寒芒。激芃多大韵,抟黍见颠狂。世路虽险巇,藏身亦乖方。山北与山南,白石可为粮。流连尘网中,哀哉罹祸殃。回首伍松乔,谭易析毫茫。惟有聪明泉,流水常汤汤。发言潜宝契,一室开蒙庄。书存人已往,抚卷有余伤。
-
次韵感春五首·其五
...南轩。笑谈非世故,独立万物先。春风引车马,隐隐何阗阗。高盖相摩戛,骑奴争道喧。吾人抚荣观,燕处自超然。城中百年木,有鹊巢其颠。鸤鸠来相宅,日暮更谋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