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临安旅邸答苏虞叟》是南宋姜夔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感怀境遇身世的悲秋之词。此诗第一、二句写诗人流离失所、穷困潦倒的生活,使他“不忍看”秋词;第三、四句写垂老之年,还漂泊京城,无处安身的悲慨。 此诗语意径直,血脉贯通,韵味丰赡。
- 作品出处白石道人诗集
- 文学体裁七言绝句
- 创作年代南宋
创作背景
南宋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春,临安(今杭州)发生一场火灾,烧毁两千多家居民房屋,姜夔的寓所也被焚毁,此后姜夔只好移到旅馆暂住,对原本落魄、无计谋生的姜夔来说,那场灾难无异是雪上加霜。大火烧了他的住处,也毁了他隐居湖畔的心愿。年届五十的他早已厌倦了漂泊,却仍要被迫东西奔走,向人求助。《临安旅邸答苏虞叟》这首酬答他朋友苏虞的七绝,反映了寓所被焚后,姜夔无处安身的困窘和栖身旅邸的苦况,因而这首诗写得颇清苦凄恻。
相关诗词
-
《第一人间快活丸歌赠芙蓉峰蓑衣闲道人贯酸斋号云石仕至翰林学士休官辞禄或隐屠沽或侣樵牧人莫测其机尝于临安闹市中立牌额货卖第一》拼音版
芙蓉仙人冰玉质,貌粹骨刚长八尺。阅遍尘寰扰扰人,玄鬓朱唇双眼碧。利名场里寡交游,势要途中绝踪迹。世夸豪富尚荣辱,信手拈来笑轻掷。留得人间快活丸,行住之间常服食。平生颠沛藉扶持,什袭珍藏深护惜。吞不得,吐不得,快活满怀言不及。十分莹洁灭瑕疵,一味无求甚奇特。香通九窍达四肢,净若明珠赤如日。解歇驰求嗜欲狂,能除奔竞贪婪疾。非辛非辣复非酸,不苦不甜还不涩。天然风韵妙无伦,不让醍醐宁数蜜。食之气定百脉宁,肌肉丰腴美颜色。融和春意动须眉,体健身强百斯力。等闲愈嚼味愈嘉,肪白肤黄炙逾出。时时拈弄与人看,惊起凡愚耀今昔。...
-
《湖学别苏召叟》拼音版
失学老无成,宁不心自慊。子聊生吾后,逸俟眼未见。委身入罏锤,顾此金百炼。有如顽钝质,岂可便磨划。看君说经旨,不异瓴水建。小诗虽有技,风味亦不浅。我途未易穷。本自安眠饭。俯仰道德光。耳目自濡染。凉风忽秋思,一夜窗纸飐。平生湖海梦,高兴动淮沔。追思狂踪迹,失处不可掩。醉捶黄鹤楼,一掷财百万。只今觉衰甚,四海游已倦。所馀习气在,未了一第欠。师友贵隆亲,古学当自反。小夫事机械,心甚山川险,半生客吴粤,生死交情见。谁知尘土中,得君初识面。何时束装来,草草衾裘辨。密迩恋轩诚,功名期岁晚。
-
《送赵安仁之官上虞二首·其二》拼音版
远庵家学在,持此去为官。冰雪吾身白,风霜吏胆寒。一心毋妄用,百姓自相安。贤者妙为政,谁言宰剧难。
-
《赠苏召叟》拼音版
苏子出俦辈,翩如天际鸿。才华刮眼膜,文字愈头风。岂止千人见,真当四海空。老夫虽耄矣,此论不妨公。
-
《临平旅宿》拼音版
家山原咫尺,旅宿已惊魂。饭犊月当户,卖浆人启门。泉喧石鼓路,云隔锦衣村。那得中宵梦,先余返故园。
-
《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拼音版
岐路不在地,马蹄徒苦辛。上国闻姓名,不如山中人。大宅满六街,此身入谁门。愁心日散乱,有似空中尘。白露下长安,百虫鸣草根。方当秋赋日,却忆归山村。静女头欲白,良媒况我邻。无令苦长叹,长叹销人魂。
-
《次韵子耕去秋临安归途见过于玉山智门寺之作》拼音版
不但乘舟亦跨鞍,道长无地问平安。相逢只谩分襟速,既别方知聚首难。海内忘形今有几,天隅独在若为宽。夜过林寺犹前日,诗到还成隔岁看。
-
《次韵答柳通叟问舍求田之诗》拼音版
少日心期转谬悠,蛾眉见妒且障羞。但令有妇如康子,安用生儿似仲谋。横笛牛羊归晚径,卷帘瓜芋熟西畴。功名可致犹回首,何况功名不可求。
-
《送秦少章赴临安薄序》拼音版
...章示予,愀然告我曰:“惟家贫,奉命大人而勉为科举之文也。”异时率其意为诗章古文,往往清丽奇伟,工于举业百倍。元佑六年及第,调临安主簿。举子中第可少乐矣,而秦子每见余辄不乐。予问其故,秦子曰:“予世之介士也,性所不乐不能为,言所不合不能交,饮食起居,动...
-
《戊辰闰八月归临安观旧题脩竹黄杨丁香慨然有感复书三绝于后·其一》拼音版
吾家风物富檀栾,最爱青青耐岁寒。千里归来面苍玉,不烦时复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