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组诗。这四首诗叙写唐都长安大云寺中情事,感谢大云寺僧赞公对诗人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启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诗人陷贼、困居长安的生活。第三首诗写在寺中通宵不寐的所见所闻所感;
创作背景
《大云寺赞公房四首》这组诗当作于唐肃宗至徳二载(757年)春,当时杜甫被困于安史乱军占领下的长安。时局的动荡,以及饥饿的威逼,使杜甫身心备受摧残。战乱年代最渴望安宁,恰逢此时大云寺填补了这项空缺,为他提供了一方净土。大云寺在朱雀街远坊东南角。由于城内风声紧张,杜甫为避风险,来到大云寺。大云寺住持僧赞公对他很友善,对他热情款待,并留他在寺里住宿,供饮食,送履巾,照顾得无微不至。杜甫深为感动,就写了这组诗表示感谢。
相关诗词
-
《又寄公仪四首·其三》拼音版
千里行行近帝都,拍堤新浪喜衔舻。天涯芳草春过尽,楼北浮云客望孤。醉倚东风轻万事,梦留沧海阻归图。为怜何逊多才思,还信休文带减无。
-
《初伏大雨戏呈无咎四首·其三》拼音版
突洽尘鱼生甑釜,十年都城困风土。不辞挥汗过三伏,败屋怯听滂沱雨。张侯作诗召清风,渴读如饮雪山乳。笑我形容太瘦生,我亦悔前用心苦。晁子迭唱亦起予,两人终日同堂语。奈何拘学技艺穷,跛鳖欲趁骕骦舞。魁然围腹贮文史,朝来气爽宽酒户。为君急置槎头鳊,缕翠霖红落雕俎。
-
《再赓大胜寺壁间韵三首·其三》拼音版
郭外招提接远山,烟萝行尽到荆关。香凝蒲室禅心定,云锁松庭鹤梦閒。晚灶烹茶留客话,晴空飞锡见僧还。吟怀顿觉清如洗,始信沙门出世间。
-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其三》拼音版
密公高弟子,少亦不碌碌。所以兹山中,接踵来耆宿。记得甲申年,曾赋新蒲绿。一朝荷徵书,夜猿厌空谷。欲称大薙师,新著朝天录。痛绝诸葛儿,随车遭迫促。白圭险被污,素丝危见辱。高厚所照临,誓难负幽独。幸得脱身还,有泪已万斛。终身西向戒,岂以长斋赎。空门亦易腥,殆哉此孤躅。方叹中司言,前知良以卓。
-
《白云山松口占四首·其三》拼音版
万帚卓碧空,林列压高峙。拔地一千尺,蔽天三百纪。不贵大夫封,宁令御史耻。陡然风雨声,萧瑟清心耳。
-
《题蜀果图四首·其三·石榴》拼音版
日烘古锦囊,露浥红玛瑙。玉池咽清肥,三彭迹如扫。
-
《代门生作立春书门贴子诗四首·其三》拼音版
草木沾云露,峰峦近壁奎。新春行乐处,南北共花溪。
-
《冬祠太乙六言四首·其三》拼音版
云木栖乌未动,风庭警鹤先鸣。残夜百灵夙驾,人间鼻息雷惊。
-
《清明展先府君墓四首·其三》拼音版
报国无三略,违亲有五年。空将禾黍泪,滴向蓼莪篇。海阔迷龙驭,山长断马鞭。茫茫移孝日,难别此黄泉。
-
《郊居暇日偶得故人远讯漫有寄答蒋明府吴广文闻而和之因以见示辄用前韵奉酬四首·其三》拼音版
南海儒绅本故乡,东山云物笑相将。校书才已超天禄,作赋名曾达建章。官冷未妨袁子卧,途长宁效阮生狂。重逢不用嗟留滞,此日江湖即庙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