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出师表
〔两汉〕
先帝深虑汉、贼(1)不两立,王业不偏安(2),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3)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先帝考虑到蜀汉和曹贼不能并存,帝王之业不能苟且偷安于一地,所以委任臣下去讨伐曹魏。以先帝那样的明察,估量臣下的才能,本来就知道臣下要去征讨敌人,是能力微弱而敌人强大的。但是,不去讨伐敌人,王业也是要败亡的;是坐而待毙,还是主动去征伐敌人呢?因此委任臣下,一点也不犹疑。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1)北征。宜先入南(2)。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3)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4)王业不可得偏安于蜀都(5),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6)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7),兵法乘劳,此进趋(8)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臣下接受任命的时候,睡不安稳,食无滋味。想到要去北伐,应该先南征。所以五月里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两天才能吃上一餐;臣下不是不爱惜自己啊,而是看到帝王之业不可能局处在蜀地而得以保全,所以冒着危险,来执行先帝的遗愿,可是争议者说这不是上策。而敌人恰好在西面疲于对付边县的叛乱,东面又要竭力去应付孙吴的进攻,兵法要求趁敌方劳困时发动进攻,当前正是赶快进军的时机呵!现在谨将这些事陈述如下。
高帝(1)明并(2)日月,谋臣渊深(3),然涉险被创(4),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1),谋臣不如良(5)、平(6),而欲以长策取胜,坐(8)定天下,此臣之未解(9)一也。
高祖皇帝的明智,可以和日月相比,他的谋臣见识广博,谋略深远,但还是要经历艰险,身受创伤,遭遇危难然后才得安定。现在,陛下比不上高祖皇帝,谋臣也不如张良、陈平,而想用长期相持的战略来取胜,安安稳稳地平定天下,这是臣所不能理解的第一点。
刘繇(1)、王朗(2)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3)坐大,遂并江东(4),此臣之未解二也。
刘繇、王朗,各自占据州郡;在议论安守策略时,动辄引用古代圣贤的话,大家疑虑满腹,胸中充斥着惧难;今年不去伐战,明年不去征讨,让孙策安然强大,终于并吞了江东,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二点。
曹操智计,殊绝(1)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2)、吴(3),然困于南阳(4),险于乌巢(5),危于祁连(6),逼于黎阳(7),几败北山(8),殆死潼关(9),然后伪定(10)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的智能谋略,远远超过别人,他用兵像孙武、吴起那样,但是在南阳受到窘困,在乌巢遇上危险,在祁山遭到厄难,在黎阳被敌困逼,几乎惨败在北山,差一点死在潼关,然后才得僭称国号于一时。何况臣下才能低下,而竟想不冒艰险来平定天下,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三点。
曹操五攻昌霸(1)不下,四越巢湖(2)不成,任用李服(3)而李服(3)图之,委任夏侯(4)而夏侯(4)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而攻不下;四次想跨越巢湖而未成功,任用李服,而李服密谋对付他;委用夏侯渊,而夏侯渊却败死了。先帝常常称赞曹操有能耐,可还是有这些挫败,何况臣下才能低劣,怎能保证一定得胜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四点。
自臣到汉中(1),中间期年(2)耳,然丧赵云(3)、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及曲长(4)、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5)、賨叟、青羌(6)、散骑、武骑(7)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8)敌?此臣之未解五也。
自从臣下进驻汉中,不过一周年而已,期间就丧失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将领及部曲将官、屯兵将官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等士卒一千余人。这些都是几十年内从各处积集起来的精锐力量,不是一州一郡所能拥有的;如果再过几年,就会损失原有兵力的三分之二,那时拿什么去对付敌人呢?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五点。
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如今百姓贫穷兵士疲乏,但战争不可能停息;战争不能停息,那么耽在那里等待敌人来进攻和出去攻击敌人,其劳力费用正是相等的。不趁此时去出击敌人,却想拿益州一地来和敌人长久相持,这是臣下所不能理解的第六点。
夫难平(1)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2),当此时,曹操拊手(3),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4),西取巴蜀(5),举兵北征,夏侯授首(6),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7),秭归蹉跌(8),曹丕(9)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10)。臣鞠躬尽力(11),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12),非臣之明所能逆睹(13)也。
难于判断的,是战事。当初先帝兵败于楚地,这时曹操拍手称快,以为天下局势已定。但是,后来先帝东面与孙吴联合,西面取得了巴蜀之地,出兵北伐,夏侯渊掉了脑袋,这是曹操的失策。看来复兴汉室的大业快要成功了。但是,后来孙吴改变立场违背盟约,关羽战败被杀,先帝在秭归遭到挫败,而曹丕就此称帝。凡事都是这样,难以预料。臣下只有竭尽全力,到死方休罢了。至于伐魏兴汉究竟是成功是失败,是顺利还是困难,那不是臣下的智力所能预见的。
小提示:诸葛亮《后出师表》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后出师表》载于三国时期吴国张俨的《默记》,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作品,《出师表》(《前出师表》)的姊妹篇。这篇文章立论于汉贼不两立和敌强我弱的严峻现实,向蜀汉后主刘禅阐明北伐不仅是为实现先帝的遗愿,也是关系到蜀汉的生死存亡,不能因“议者”的不同看法而有所动摇。全文以议论见长,传达出一股忠贞壮烈之气。
- 作品别称后表
- 作品出处默记
- 文学体裁奏表
- 创作年代228年
创作背景
这篇文章载于三国时期吴人张俨的《默记》,一般认为是诸葛亮的作品,当作于蜀汉建兴六年(228),比《前出师表》晚了一年。此时正值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未取得预期成果之时。为消除各方阻碍,在第二次北伐临行之际,诸葛亮向后主刘禅献上了这篇《后出师表》。
刘备临终前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诸葛亮加紧从政治、外交、经济、军事上全面进行北伐准备。在外交上,派使者联吴;韬光养晦,对魏国劝降书不作答复,以低姿态麻痹敌国。政治上,高度集中军政大权,”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励精图治,笼络土著地主,缓和主客矛盾,革除刘璋法令不行的弊政,以身作则,虚心纳谏,调动全国力量投入战争。经济上,坚决与民休息,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多产粮食,增加储备,保护水利工程,发展煮盐、织锦等手工业,扩大财政来源。军事上,伺机平定南中叛乱,治戎讲武,训练部队。
诸葛亮南征后,北伐魏国提上日程。北伐魏国是刘备集团一贯的方针。刘备以夺取天下为最终目的。诸葛亮鉴于魏国经济必将逐渐恢复,时间拖长对蜀国不利,而及早北伐可发挥自己治国治军优势,何况身死之后,蜀国无人能够蹈涉中原,抗衡大国,因此认为唯有及身而用,才有希望蚕食并最终打败魏国,也可报答刘备知遇之恩,为此决心展开北伐,并且”用兵不戢,屡耀其武“,坚持到底。
建兴五年(227),诸葛亮在向刘禅呈上《前出师表》以后,迅即率师进驻汉中。建兴六年(228)春,诸葛亮出师北伐祁山。魏国西部的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纷纷叛魏归汉。蜀军在占有陇右三郡后,以街亭、箕谷的失利而结束了第一次北伐。同年冬十一月,魏国大举进军东吴,魏将曹休为吴将陆逊所败,张郃东下,关中极为虚弱。诸葛亮认为进攻时机已到,准备全师出兵伐魏。但是,蜀中不少大臣,安于逸乐,对进军一事心怀疑虑,并且产生了不少非议。为此,诸葛亮再次上表,苦心孤诣,申明讨伐的决心;义正辞严,批驳非议的错误。因为这次上表后于第一次出师时的一表,故而后世称之为《后出师表》。
相关诗词
-
入春绝不作诗清明后三日与鸣治师召游大德观为二公所督甚苦得联句四首已而悔之因用止诗韵以自咎先是诸同年皆有和章为说不一鸣治独
渊明爱酒翁,晚岁方暂止。始知山水兴,不在壶觞里。后来不饮人,效颦乃苏子。吾诗亦何解,似独有深喜。一戒踰七旬,此念灰不起。群公各雄辨,未究同异理。三占从两卜,颇觉吾丧已。惜...
-
闻徐师川自京师归豫章
九衢尘里无停辀,君居陋巷不出游。满城恶少弋凫雁,对面故人风马牛。别后梦寒灯火夜,归来眼冷江湖秋。冯驩老大食不饱,起视八荒提蒯缑。
-
大元敕赐龙兴寺大觉普慈广照无上帝师之碑(胆巴碑)
...作诸佛事,祠祭摩诃伽剌。持戒甚严,昼夜不懈,屡彰神异,赫然流闻。自是德业隆盛,人天归敬。武宗皇帝、皇伯晋王及今皇帝、皇太后皆从受戒法,下至诸王将相贵人,委重宝为施身,执弟子礼,不可胜纪。龙兴寺建于隋世,寺有金铜大悲菩萨像。五代时契丹入镇州,纵...
-
涿郡先主庙二首 其二
当时五丈桑,墙头摇羽葆。草木尚有情,人心不如草。缅怀车盖翁,三顾隆中老。乾坤一草庐,鼎足事已了。艰危奉命际,流涕出师表。一时会风云,千古事蘋藻。野农复何知,尚说官家好。筳卜传神语,瓦釜荐行潦。泸水耕馀村,范阳行处道。天留西日迟,地狭东风早...
-
读忠简宗公遗事
...悠虞渊日,力尽挥不止。寅恭秉斋钺,际会开朱邸。长安付冯异,汉业中兴始。宫庭数汛扫,跸路无荆杞。疚心望銮舆,感激涕如水。上表方出师,呜呼孔明死。宴安不可怀,肉食毋乃鄙。巨舟竟未焚,三语犹在耳。萧然旧祠下,碧草垂阶戺。登堂挹光仪,赤舄仍几几。千载堕泪...
-
送张鍊师归武当山
...粟帛。此如解倒悬,祀事惟所择。君闻犹固让,心实内忧惕。飞章白玉阙,沥胆殚悃愊。臣实才浅鲜,臣实学迮塞。臣有一寸心,愿辅后皇德。后皇本爱民,民今旱为厄。或者罪有由,皇亦重开释。祈谢各有方,咒禁各有式。上堂荐明水,下堂考金石。夜分请命既,昧爽大施设...
-
挽安童参政先任兴化太守后任参政分省兴化
昔日郡侯今将相,出师未捷殒边城。空令父老思黄霸,重使英雄吊孔明。公论有人书野史,旅魂无路到神京。东山宾客知多少,谁似羊昙涕泪倾。
-
雪后出长安门见西山甚近
雪后天街绝点尘,西山一秣白于银。云边蹬道层层出,马首峰峦叠叠真。瑶岛分明连绛阙,玉龙夭矫贴青旻。却怜往岁曾游处,十里桃花覆角巾。
-
题筹笔驿
天地三分魏蜀吴,武侯倔起赞吁谟。身依豪杰倾心术,目对云山演阵图。赤伏运衰功莫就,皇纲力振命先徂。出师表上留遗恳,犹自千年激壮夫。
-
御制雨后出城观览敕朝臣已下属和
上上开鹑野,师师出凤城。因知圣主念,得遂老农情。陇麦垂秋合,郊尘得雨清。时新荐玄祖,岁足富苍生。却马川原静,闻鸡水土平。薰弦歌舜德,和鼎致尧名。览物欣多稼,垂衣御大明。史官何所录,称瑞满天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