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过昌平城望居庸关》是清代政治家、诗人康有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点题,从居庸关周围景物落笔,写尽了长城的雄伟气势;颔联承前,扩展视野,写远望所见景象;颈联继续描绘景物,综合眼见与耳闻,写尽了长城的环境;尾联由望而想,抒发感慨,表现了作者的一片爱国深情。全诗写景生动灵巧,动静相衬,极有声势,且结尾含蓄蕴藉,颇有余味。
- 作品出处康有为诗文选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晚清
创作背景
康有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夏历五月,赴北京应顺天乡试,闲暇之时,曾单骑出游,过昌平,谒明陵,望雄关,登长城,因此创作了《过昌平城望居庸关》《登万里长城》等十余首纪行诗作。
相关诗词
-
出居庸关登万里长城二首·其二
岧峣岂仅人踪绝,猿鸟欲度仍相遝。当时艰苦劳民力,荒陬亘古冤魂集。得失全凭筹措间,有关不守嗟何益。至今重译尽交通,抉尽藩篱一纸中。金汤枉说天然险,地下千年哭祖龙。
-
出居庸关登万里长城二首·其一
摩天拔地青巉巉,是何年月来人间。浑疑娲后双蛾黛,染作长空两壁山。飙车一箭穿岩腹,四大皆黝幽难烛。石破天惊信有之,惟凭爆弹迁陵谷。万翠朝宗拱一关,山巅雉堞长蜿蜒。
-
百字令·度居庸关
崇墉积翠,望关门一线,似县檐溜。瘦马登登愁径滑,何况新霜时候?画鼓无声,朱旗卷尽,惟剩萧萧柳。薄寒渐甚,征袍明日添又。谁放十万黄巾?刃泥不闭,直入车箱口。十二园陵风雨暗,响遍哀鸿离兽。旧事惊心,长途望眼,寂寞闲庭堠。当年锁论,董龙真是鸡狗。
-
出居庸关
居庸关上子规啼,饮马流泉落日低。雨雪自飞千嶂外,榆林只隔数峰西。
-
居庸关·其一
居庸突兀倚青天,一涧泉流鸟道悬。终古戍兵烦下口,本朝陵寝托雄边。车穿褊峡鸣禽里,烽点重冈落雁前。燕代经过多感慨,不关游子思风烟。
-
居庸关·其二
极目危峦望八荒,浮云夕日遍山黄。全收朔地当年大,不断秦城自古长。北狩千官随土木,西来群盗失金汤。空山向晚城先闭,寥落居人畏虎狼。
-
扈从度居庸关登八达岭
盘回跻峻崄,岚翠湿纷纷。巘路平银汉,关楼俯白云。朝廷须讲武,扈从总能文。独立舒长啸,风清上界闻。
-
昌平城北道中有感
十里溪桥野色分,平沙不动水沄沄。听馀空谷犹闻鸟,行到深山不见云。胜事园林看入眼,迷途风雨忆离群。城阴旧路元非远,梦觉斋庐日未曛。
-
过居庸关
车箱来往若流泉,绝壁巉嵓倚翠烟。限破中州四十里,凿开大路几千年。函关不谓平如地,蜀道无知险似天。万里挥鞭犹咫尺,谁能掌上保幽燕?
-
居庸关
太行领群山,万马高下拜。平峦转城隍,隐隐南北界。危坡互交牙,寒溜泻泙湃。阴风玄虬涌,巨石忽崩坏。周遭青松根,下有古木砦。石皮散青铜,云是旧战铠。天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