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昌平城望居庸关

近代 康有为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城堞逶迤万柳红,西山岧嵽霁明虹。

云垂大野鹰盘势,地展平原骏走风。

永夜驼铃传塞上,极天树影递关东。

时平堡堠生青草,欲出军都吊鬼雄7。

作品简介

《过昌平城望居庸关》是清代政治家、诗人康有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点题,从居庸关周围景物落笔,写尽了长城的雄伟气势;颔联承前,扩展视野,写远望所见景象;颈联继续描绘景物,综合眼见与耳闻,写尽了长城的环境;尾联由望而想,抒发感慨,表现了作者的一片爱国深情。全诗写景生动灵巧,动静相衬,极有声势,且结尾含蓄蕴藉,颇有余味。

创作背景

康有为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夏历五月,赴北京应顺天乡试,闲暇之时,曾单骑出游,过昌平,谒明陵,望雄关,登长城,因此创作了《过昌平城望居庸关》《登万里长城》等十余首纪行诗作。

  • 赏析

《过昌平城望居庸关》这首诗以“望”字结构全篇,八句十景,意境高远,气势恢宏,格调雄浑,字里行间,洋溢着一派豪气。

首联点题,先从居庸关周围最有代表性的景物落笔:“城堞逶迤万柳红,西山岂嵽霁明虹。”居庸关两旁高山屹立,重峦叠翠,在雨后新晴彩虹丽日的衬托下,很是壮观美丽。眼见这“居庸叠翠”的燕京之景,诗人的心情必是十分愉悦。

颔联承前,扩展视野,写...

展开全部
康有为

康有为

近代改良派代表人物

康有为(1858—1927),字广夏,号长素,广东南海(今广州)。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官工部主事。光绪十四年(1888年)他上书皇帝,建议变法。后发起“公车上书”,在京建立强学会。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国外。康氏的诗多感时伤世、抒发郁愤之作,能反映重大的政治事件和世界上的新事物。艺术上不受传统约束,想象奇特,语言瑰丽,形成了自已的风格。有《南海先生诗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分类推荐

更多

热门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