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学体裁古风
- 文学韵律押[萧]韵
- 创作年代元代
相关诗词
-
《石州引·和东山》拼音版
...折。阑干倚遍,未信鸟道巉岩,峨嵋还有春前雪。谁唱白铜鞮,杂芦笙音节。风发。去波萍梗,残醉壶觞,梦中催别。鼓打回帆,杜宇千山啼绝。觉来依旧,对影惹起相思,同心合子双丝结。盼到陌花开,已明年三月。
-
《石山栈》拼音版
关门晓曈曚,众峰递隐见。林根微阳吐,水外孤村断。萧条逼仲冬,积雪覆山甸。山径石栈危,单车缘一线。攀萝冰堕指,陟巘风割面。羸马向北嘶,游子心未倦。回首万里涂,情亲隔乡县。及兹道更长,飘零一身贱。
-
《郁山主赞》拼音版
百尺竿头曾进步,溪桥一踏没山河。从兹不出茶川上,吟啸无非啰哩啰。
-
《两山间》拼音版
自予营北渚,数至两山间。临路爱山好,出山愁路难。山花如水净,山鸟与云闲。我欲抛山去,山仍劝我还。只应身后冢,亦是眼中山。且复依山住,归鞍未可攀。
-
《度石门山》拼音版
石门千仞断,迸水落遥空。道束悬崖半,桥欹绝涧中。仰攀人屡息,直下骑才通。泥拥奔蛇径,云埋伏兽丛。星躔牛斗北,地脉象牙东。开塞随行变,高深触望同。江声连骤雨,日...
-
《齐州泺源石桥记》拼音版
...铁可取以为用。”府用其言,以告转运使,得钱二十七万,以具工廪之费。取石于山,取铁于府,取力于兵。自九月至十一月而桥成,民不知焉。三跌二门,安如丘陵,惊流循道,不复为虐。方其未成也,太守李公日至于城上,视其工之良窳与其役之劳佚,而劝相之...
-
《修香山寺记》拼音版
...当纳。自秦抵洛,往返再三,讫不得已。回施诸寺,因请悲知僧清閒主张之。命谨干将士复掌治之。始自寺前,亭一所,登寺桥一所,连桥廊七间。次至,石桥一所,连廊六间。次东佛龛,大屋十一间。次南宾院堂一所,大小屋共七间。凡支坏补缺,垒隤覆漏,圬墁之功必精,赭垩...
-
《红桥游记》拼音版
...蓊郁,清流映带。人家多因水为园亭树石,溪塘幽窃而明瑟,颇尽四时之美。拿小艇,循河西北行,林木尽处,有桥宛然,如垂虹下饮于涧;又如丽人靓妆袨服,流照明镜中,所谓红桥也。游人登平山堂,率至法海寺,舍舟而陆径,必出红桥下。桥四面触皆人家荷塘。六七月间,菡萏作...
-
《山居赋》拼音版
...判尽,休、周分表。引修堤之逶迤,吐泉流之浩溔。山□下而回泽,濑石上而开道。远东则天台、桐柏,方石、太平,二韭、四明,五奥、三菁。表神异于纬牒,验感应于庆灵。凌石桥之莓苔,超楢溪之纡萦。远南则松箴、栖鸡,唐嵫、漫石。崪、嵊对岭,□、孟分隔。入极浦而邅回,迷不知...
-
《游盘山记》拼音版
...出。高者屡数十寻,则其出必半仄焉。若半圮之桥,故登者栗。其下皆奔泉,夭矫曲折,触巨细石皆斗,故鸣声彻昼夜不休。其山高古幽奇,无所不极。述其最者:初入得盘泉,次曰悬空石,最高曰盘顶也。泉莽莽行,至是落为小潭,白石卷而出,底皆金沙,纤鱼数头,尾鬣可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