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
〔宋〕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春风,几度飞花。
- 复制
- 朗读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是宋末词人王沂孙的词作。这是一首唱和词,是答和友人周密《高阳台·寄越中诸友》的。周密的原词为思乡怀归之作,词中流露了在外游子倦游之感。王沂孙此词,从周密原词意境出发,表达了对友人羁旅无归的同情和思念,在怀友伤时的离愁中融入亡国流离的沉痛。由于此时作者抛离故乡,飘流在外,故此词情真意切,深婉沉郁,具有动人心魄的艺术效果。
- 作品出处碧山乐府
- 文学体裁词
- 词牌名称高阳台
- 创作年代宋末元初
创作背景
周草窗即周密,和王沂孙是经常词赋相和的朋友。他们常常在越地游山玩水。互相赋和。周密曾作有《三姝媚》送王沂孙,王沂孙也赋词相和。后周密作有《高阳台》给很多词友,王沂孙也作了《高阳台·和周草窗寄越中诸友韵》这首词对答。
相关诗词
-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
寄湘中诸友
碧云诸友尽黄眸,石点花飞更说无。
-
高阳台·和嶰筠前辈韵
...,何人对拥无眠。不知呼吸成滋味,爱挑灯、夜永如年。最堪怜,是一泥丸,捐万缗钱。春雷歘破零丁穴,笑蜃楼气尽,无复灰然。沙角台高,乱帆收向天边。浮槎漫许陪霓节,看澄波、似镜长圆。更应传,绝岛重洋,取次回舷。
-
怀石湖寄吴中诸友
江梅千树绕楞伽,记得临行尽著花。青子熟时应忆我,绿阴成处正思家。听莺此际堪携酒,烧竹何人共煮茶。几度扁舟梦中去,不知尘土在天涯。
-
高阳台·和巽吾韵
雨枕莺啼,露班烛散,御街人卖花窠。过眼无情,而今魂梦年多。百钱曳杖桥边去,问几时、重到明河。便人问,无了东风,此恨难磨。落红点点入颓波。任归春到海,海又成涡。江上儿童,抱茅笑我重过。蓬莱不涨枯鱼泪,但荒村、败壁悬梭。对残阳,往往无成,似我蹉跎。
-
声声慢·和周草窗
迎门高髻,倚扇清吭,娉婷未数西州。浅拂朱铅,春风二月梢头。相逢靓妆俊语,有旧家、京洛风流。断肠句,试重拈彩笔,与赋闲愁。犹记凌波欲去,问明珰罗袜,却为谁留。枉梦相思,几回南浦行舟。莫辞玉樽起舞,怕重来、燕子空楼。谩惆怅,抱琵琶、闲过此秋。
-
高阳台·和半塘乙盦韵却寄
灵鹊填河,惊乌绕树,秋来一样心期。帘额风轻,金炉篆袅香微。云楼雾幕参差起,黯瑶情、未许人知。写银笺、四角中央,难寄离思。凄凉茂草褰衣处,尽江河日暮,泪下连丝。猛拍阑干,凭他蝶醒莺痴。重阳萧索青芜国,恁霜寒、篱菊能支。莫教人、刬尽琼华,留映新眉。
-
寄里中诸友赏菊二首·其二
梦寐家园百里间,秋来青蕊想班班。但得诸公为临赏,也如老子对南山。
-
寄吴中诸友六首·其四·唐希贤
枉策招寻密,高谈谑浪俱。他乡怀楚奏,何日揽桓须。白月垂文练,青天落酒壶。看君话心事,馀子尽崎岖。
-
高阳台·题周栎园司农读画楼
去矣临春,荒哉结绮,何如读画山楼。槛倚钟山,四时紫绿常浮。吴宫晋代繁花草,今但看、江水如油。对青天,白鹭犹闻,桃叶歌喉。只须林壑消忧。况诗同画读,供我清讴。试看楼头,谁非嵇阮名流。愧余空切元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