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早晴至报恩山寺》是北宋诗人文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的是诗人从早至晚山游所见的情景。诗首联记叙诗人攀登险唆盘的山间小路,拂松穿竹登上山顶的过程;颔联描写登山后所见的优美景色,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属对工巧,是诗情画意的结合;颈联由写景转为农家生活的记事,表现了诗人对稼穑农事的关心;尾联仍是叙中有景,诗人走出村庄,在暮色中山上的牛羊正向村庄走去,自己则听凭着马儿信步而行,踏着月色归来,又是一幅清辉步月图。全诗以时间为顺序,从清写到傍晚,结构清晰,极富有层次感。
- 作品出处全宋诗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北宋
创作背景
文同是北宋的诗人兼画家,常融诗画艺术于一体,《早晴至报恩山寺》此诗即是诗人反映家乡生活的诗画艺术作品,记录诗人从早至晚山游之所见。此诗具体创作时间不详。
相关诗词
-
菩提寺上方晚望香山寺寄舒员外
晚登西宝刹,晴望东精舍。反照转楼台,辉辉似图画。冰浮水明灭,雪压松偃亚。石阁僧上来,云汀雁飞下。西京闹于市,东洛闲如社。曾忆旧游无,香山明月夜。
-
苏州不住遥望武丘报恩两寺
秋山古寺东西远,竹院松门怅望同。幽鸟静时侵径月,野烟消处满林风。塔分朱雁馀霞外,刹对金螭落照中。官备散寮身却累,往来惭谢二莲宫。
-
山行经樵翁
我心劳我身,远道谁与论。心如木中火,忧至常自燔。披访结恩地,世人轻报恩。女无良媒识,知入何人门。寒日行深山,路由谷中村。田翁樵采熟,男女讴吟喧。借问身命谋,上言愧乾坤。时清公赋薄,力勤地利繁...
-
秋暑过施寺少憩至夜半山月朗然
松梢片月见流行,夜半青山白露横。不是闲人爱幽处,秋来纷扰饱曾更。
-
初晴独游东山寺五言六韵
日暖东山去,松门数里斜。山林隐者趣,钟鼓梵王家。地僻迟春节,风晴变物华。云光渐容与,鸟哢已交加。冰下泉初动,烟中茗未芽。自怜多病客,来探欲开花。
-
行县至浮查山寺
三十年前此布衣,鹿鸣西上虎符归。行时宾从过前寺,到处松杉长旧围。野老竞遮官道拜,沙鸥遥避隼旟飞。春风一宿琉璃地,自有泉声惬素机。
-
山中写怀次邓顺之韵
浮云不与此心期,自分鹪鹩寄一枝。抱病幸逢明圣主,爱闲刚在太平时。岩蹊菊早看无厌,山寺秋高睡正宜。不是渊明先得我,一生逃酒又逃诗。
-
涂山寺
...俗可厌,万叠誇雄伟。江前一峰秀,青林带孤起。长舟截巨浪,平舆登峻趾。古寺隐山背,来造神已喜。清泉绕修竹,野径入葭苇。女娲旧生处,石坳勤戾止。圣神固有合,天作非偶尔。玉简事恍惚,越书莽非是。孤亭凌绝...
-
书香山寺壁
精蓝孤绝乱云间,云外疑无路可还。顾我尘喧非白傅,缘何今日到香山。
-
仆射相公以鹤算渐高鸿恩未答形于章句冠彼诗流蒙见寄之荣感爱忘之甚诚知寡和岂敢无言亦以鄙怀伸于拙笔庶垂一览聊用发咍
久病心情只自宽,茫茫世事有多般。一窗青史真堪爱,满马红尘未必欢。觅句静拈鸡距笔,纳凉闲戴鹿胎冠。唯惭报主无丝发,欲话归山启口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