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李卓吾先生遗言》是明代文学家李贽创作的一篇散文。这是一份遗言,是李贽关于自己身后土葬的安排,说得很具体,不用棺木,连一块板材也不用,贴身只要十张芦席,几根木椽,随身日常穿的衣服和一块白布就行,充分反映了作者适性率真的人生宗旨。全文语意沉稳,文字朴实,言语真切至到,尽是天然纯真的真性情。
- 作品出处续焚书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晚年的李贽,因身体多病,常想到死。他在《与周友三》中说:“今年不死,明年不死,年年等死,等不出死,反等出祸。然祸来又不即来,等死又不即死,真令人叹尘世苦海之难逃也,可如何!但等死之人身心俱灭,筋骨已冷,虽未死,即同死人矣。”在《与友人书》中又说:“多一日在世,则多沉苦海一日,诚不见其好也。……所喜多一日则近死一日。”(均见《续焚书》卷一)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春天,七十六岁的李贽病势沉重,有旦暮辞世之感,于是草拟了《遗言》,对后事做了安排。
相关诗词
-
《灌园四首和李潜夫先生 其三》拼音版
诗不能仙酒不禅,于陵寂寞亦翛然。月高萤火三更夜,露白荒鸡十里天。添土竹阴深护笋,放生荷沼少栽莲。浇花井畔松铛熟,挥碗何须问品泉。
-
《灌园四首和李潜夫先生 其一》拼音版
五亩荒塘绕卜居,野人生计复何如。饥常拾果馀供鸟,闲亦投竿不在鱼。迹寄菜佣逃物色,天留清味给园蔬。灌花却喜逢山雨,抛瓮高眠望太虚。
-
《四君子诗寄怀李潜夫先生·其四·郑上舍所南》拼音版
郑子既耿介,流涕平生恩。作书锢寒泉,旅迹寄虞樊。回裾谢朔客,意气无一言。幽兰自为芬,谁复托孤根。
-
《四君子诗寄怀李潜夫先生·其二·谢山人皋羽》拼音版
谢生亦凤羽,未干宋室禄。披发长行吟,岩栖抱幽独。凄然严濑游,哀响动林谷。寄谢炎午徒,同群友麋鹿。
-
《新安汪惟一徐使君子与门人也以尝侍李于鳞先生刻其白雪楼集赋二章赠之·其一》拼音版
客有儒中侠,人怜身后名。言从徐孺子,得尚济南生。山水存遗操,冰霜问旧盟。莫将青凤翮,到处觅兼城。
-
《饮明远楼次李梦阳先生壁间韵》拼音版
巀嶪飞楼俯夕烟,招携吾党一开筵。感时客有悲秋赋,揽胜人同入洛年。指点河山分槛外,笑谈星斗落檐前。元龙自昔多豪兴,应拟身临尺五天。
-
《寄呈李越缦先生》拼音版
思随杖履集都门,花外琴书笑语温。卜宅湖塘分柘柳,采风潇水长兰荪。千秋中垒传经业,一曲震川数醉痕。见说春城桃李艳,薰风何处不开尊。
-
《晦庵先生遗墨·其一》拼音版
刊除浮习语丁宁,洙泗馀风刮地清。孔李通家争几许,当时独未作门生。
-
《顾东江先生遗善堂诗·其一》拼音版
纷纶灵系,昭晰瑞图。在昔帝喾,爰及昆吾。嘉祥诞发,茂庆攸敷。比晖四姓,著美三吴。
-
《题廉访李海帆先生《登万年寺望峨眉积雪图》·其二》拼音版
来好题诗去勒勋,山僧应忆李将军。方知万里峨眉雪,都作崇朝岱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