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登高文
〔五代〕
玉斝澄醪,金盘绣羔,茱房气烈,菊芝香豪。左右进而言曰:“维芳时之令月,可藉野以登高,矧上林之伺幸,而秋光之待褒乎?”
余告之曰:“昔时之壮也,意如马,心如猱,情槃乐恣,欢赏忘劳,悁心志于金石,泥花月于诗骚,轻五陵之得侣,陋三秦之选曹,量珠聘伎,纫彩维艘,被墙宇以耗帛,论邱山而委糟,年年不负登临节,岁岁何曾舍逸遨;小作花枝金剪菊,长裁罗被翠为袍。岂知萑苇乎性,岂知忘长夜之靡靡,宴安其毒,累大德于滔滔?”
今予之齿老矣,心凄焉而忉忉,怆家艰之如毁,萦离绪之郁陶。陟彼冈矣企予足,望复关兮睇予目。原有鸰兮相从飞,嗟予季兮不来归,空苍苍兮风凄凄,心踟蹰兮泪涟洏,无一欢之可作,有万绪以缠悲。於戏噫嘻!尔之告我,曾非所宜。”
- 复制
- 喜欢
- 完善
作品简介
《却登高文》是五代南唐后主李煜创作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写作者重阳节时谢绝了臣下进劝登高赏景的请求,表述了自己因手足不得相见而没有庆祝节日的心情,表达了对过去奢靡生活的追悔以及国破家亡与兄弟离索的多重悲痛纠集在一起的思想情感。全文首设主客问答,中间铺陈描写,结尾抒情,其实是典型的赋的写法。
- 作品出处全唐文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五代十国时期
创作背景
此文作于开宝五年(972)或六年(973)的九月九日重阳节。开宝四年(971),李煜派其母弟李从善如宋朝贡,去唐号,称江南国主,改印文为“江南国印”,完全成为宋朝的藩国。宋太祖封李从善为泰宁军节度,兖、海、沂等州的观察使,留之于京师,赐甲第汴阳坊,不让其返国。与此同时,又不断地命从善贻书后主,督促李煜入京朝见。李煜自然不敢,于是便写信给宋太祖求从善归国。宋太祖以疏示从善加恩慰抚。李煜愈悲,每凭高北望,泣下沾襟,由是岁时游宴多罢不讲,并在重阳节众人劝其登高时,写下这篇《却登高文》。
相关诗词
-
重九登会禅寺冷翠轩
...处,貂裘风帽寒蒙茸。跑风骏马下平野,迎霜老兔咻榛丛。归来得隽托朋友,临风一饮轻千钟。欢馀胜地两萧瑟,百年聚散如飞蓬。明朝却望登眺处,城中唯见白云封。
-
晚登南冈望都邑宫阙二首·其一
落日登高望帝畿,龙蟠山下见龙飞。云霄双阙开黄道,烟树三宫接翠微。沙苑马闲秋猎罢,天街车斗晚朝归。明朝欲献升平颂,还逐仙班入琐闱。
-
甲辰九日东塔广福寺登高同牛士良陈彦博徐大章周致尧释元璞玉田用杜少陵玉山高并两峰寒为韵分得两字
浮图郁嵯峨,遥睇青云上。局兹城府中,间岁不一往。今夕复何夕,谢此尘务鞅。侵晨拉寓公,登高叙幽赏。凉风起天末,林霏发清响。檐霾琐阴壑,铁马精神爽。穿彼游龙窟,容与巨鳌颡。徙倚珠贝阙,扪摘璿玑象。感此怀古人,穷...
-
九日偕曹柳桥茂才吴山登高即赠
不尽登临兴,吴山秋气深。江湖留客梦,风雨改诗心。落叶浩无际,闲云许共寻。蒹葭休远溯,把袂快同岑。
-
高阳台·过邛崃九折坂
雪嶂参霄,冰苔篆树,山深寂不知春。谷响云孤,高寒路隔红尘。回车旧辙今犹昔,上青天、叱驭如闻。算千秋,通道西南,终属词人。长卿自有凌云气,纵长门谏猎,未称高文。谕蜀何功,端宜笔扫千军。南荒更续骖鸾录,绣弓衣、愁染蛮熏。待归来,城上芙蓉,红竞秋旻。
-
九日登玉霄峰二首·其一
洞户阴森翠雾开,十年三度梦中来。殷勤为问松头鹤,白发登高更几回。
-
登牛首山
携酒出南郊,山行何屈折。登高一以眺,牛首更奇绝。旷野树若荠,山气半明灭。茅茨居绝顶,高卧枕天阙。银杏千百年,雷火僵复活。白云巢其巅,望疑隔岁雪。坐...
-
十一日同诸友登南台二绝·其二
脚底云山叠叠低,面前一带绕清溪。秋光总可供吟笔,写作登高第一题。
-
己丑九日登黄泥岭望海
与客凭临望翠涛,黄泥偏说是登高。虽无海雁衔书至,尚有风鸢结阵镳。短发伤秋还落帽,异乡过节漫题糕。沿山寻遍茱萸少,且把篱花送浊醪。
-
蕺山登高
醉眼横斜看菊枝,又成客里过佳期。去年行路犹持酒,今日登高懒赋诗。老泪怕从衣袖见,闲情但有帽檐知。阿髯故国才归得,岁岁须来举一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