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乌夜啼》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乐府诗。“乌夜啼”为乐府古题,属《清商曲·西曲歌》,多写离别之男怨女恨,而李白此诗题材相似,却别翻新境,言浅意深,独具魅力。此诗开头两句写景,描绘出一幅秋晚鸦归图;中间两句写人物身份、身世及所处环境;最后点明秦川女的愁思及其原因,包含着许多言外之音。全诗短短六句,既写景色烘托环境气氛,又描绘人物形象和心态,绘形绘声;最后既点明主题,又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意味深长。传说贺知章对这首诗相当欣赏,并以此为原因之一向唐玄宗推荐李白。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七言古诗
- 创作年代743年
创作背景
传说李白在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初年到长安,贺知章读了他的《乌栖曲》和《乌夜啼》等诗后,大为叹赏,说他是“天上谪仙人也”,于是在唐玄宗面前推荐了他。可见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初年之前。郁贤皓《李白集》认为此诗大概作于开元十八、十九年(730、731年)李白初次到长安之时。
相关诗词
-
乌夜啼·乌夜啼
...影黑。关河万里天雨霜,月冷夜长眠不得。乌夜啼,怜尔巢中黄口时。哺腥吞腐羽毛长,母子日日长追随。一旦离群自成偶,相呼相唤期相守。故雄零落不复知,留得孤雌住衰柳。柳条萧...
-
乌夜啼引
秦乌啼哑哑,夜啼长安吏人家。吏人得罪囚在狱,倾家卖产将自赎。少妇起听夜啼乌,知是官家有赦书。下床心喜不重寐,未明上堂贺舅姑。少妇语啼乌,汝啼慎勿虚。借汝庭树作高巢,年年不令伤尔雏。
-
乌夜啼
茏葱高树青门西,夜夜栖乌来上啼。报君凶,报君喜,愿君高树成连理。啼乌夜夜八九子,莫使君家高树移,乌生八九乌散飞。
-
乌夜啼
...洗天天堕水,烛光烧云半空紫。西施夜醉芙蓉洲,金丝玉簧咽清秋。鼙鼓鞭月行春雷,洞房花梦酣不回。宫中夜夜啼栖乌,美人日日歌吴歈。吴王国破歌声绝,鬼火青荧生碧血。千年坏冢耕狐兔,乌衔纸钱挂枯树。髑髅无语满眼泥,曾见吴王歌舞时。乌夜啼,啼为谁。身前欢乐身后悲,空留瑟怨...
-
乌夜啼
东家屋树与云齐,夜夜有乌来上栖。明月照树栖乌啼,愁杀窗中战士妻。官家遣夫戍辽西,三年不归守空闺。乌啼不止妇增泣,泪痕如雨衣裳湿。
-
乌夜啼赠友人别
华灯张筵促弦急,隔帘霜落风吹入。琴中弹得乌夜啼,啼声夜寒高复低。林乌何来飞拨剌,夜半哑哑声不歇。姑苏城上拂黄云,铜雀枝边绕明月。月行渐远声渐稀,扬彩各自东西飞。东边日中有伴侣,看汝飞鸣日边去。
-
乌夜啼
乌夜啼,向何处,哑哑绕妾庭前树。天涯迁客天应怜,乌亦有情啼不去。定知明日天恩到,天遣啼乌夜先报。乌兮乌兮从尔啼,尔知妾苦为妾悲。妾自促寒机,织锦制郎衣。衣成寄远道,愿郎衣著蒙恩早。郎衣锦,归有时,尔乌长宿庭前枝。
-
慈乌夜啼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
乌夜啼引
乌夜啼,在庭树,乌啼哑哑天欲曙。阿儿被诬身系狱,尽室烦冤受荼毒。乌啼何为绕吾屋?下堂唤妇起听乌,忽喜淮南儿有书。书中报道儿罪脱,此乐欣欣天下无。儿归拜母为母说,泰州使君当世杰。执法霜台旧司臬,明如青天皎如月。冤狱平...
-
乌夜啼
秋夜乌,哑哑啼上墙东梧,书帏欹枕泪如雨。痛忆慈亲在何所,夜半乌啼啼不已。啼不已,哀怨多,吁嗟乌啼奈尔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