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龙潭夜坐》是明代思想家王守仁的诗作。诗中前三联着意描写夜里山中澄澈寂静的景象。通过描写夜色中清幽淡雅的花香、潺潺的溪水声、鸟儿的鸣叫声以及草上露水、松林之风,染了月夜的静谧氛围,凸显了诗人月下独行的落寞心境。结句诗人笔锋陡转,以“无限情”直接抒发了自己不因失意而消沉的情怀。
- 作品出处王阳明全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明代
创作背景
《龙潭夜坐》此诗为正德九年(1514)春作者于滁州任上所作,时年四十三岁。作者在正德八年(1513)被任为南京太仆寺少卿,因督理马政至滁州,公务之余,时与师友游览当地名胜琅琊山、龙潭等处,并和学生随处讨论学问,相互启发,心情十分愉快。
相关诗词
-
龙潭夜月
月皎寒潭清,夜深秋露白。骊龙自在眠,云影荡天碧。
-
龙山寺伏龙潭
龙山龙隐伏龙潭,龙德潜脩大壑南。海气飞时山障白,蜃烟消处水光蓝。渔人撒网然松火,贾客收帆近草庵。我亦倦游聊寄迹,夜来钟鼓礼瞿昙。
-
与萧龙石夜坐
客地相逢日,孤灯夜话时。看花频拂麈,对酒重论诗。月落乌声切,天寒雁影迟。无何成远别,应此系吾思。
-
鲫潭霁月
霁月浮光照,龙潭夜气清。珠华涵止水,璧影濯流英。野阔群峰隐,波恬两岸平。渔灯红照处,短笛弄新声。
-
马龙馆夜坐
吏休重院静,万马宿孤城。树古风声远,山高夜气清。修程看月晕,久坐继松明。乡思悠悠地,当关报转更。
-
答友人客夜见贻
揽衣起难寐,孤灯见客情。春寒淹夜坐,细雨到天明。怀土悲王粲,忧时类贾生。好文当主圣,何日识君名。
-
夜坐
寒虫号穹壁,斜月炯虚幔。幽客难早眠,宵景孤赏惯。未雨叶疑湿,不风天转淡。稀星八九颗,错落当户瞰。前村白差差,霜瓦光破乱。大块清绝气,倾泄在夜半。安得伯牙生,冥写入丝缦。
-
白銮江抱疴夜坐
柳外芦边一水清,篷窗乍启接高城。风吹静夜鱼龙气,浪打荒洲雁鹜声。客里光阴容寂寞,病中情绪未分明。柁楼镫影入危坐,霜气侵衣梦不成。
-
题潭然公旧址
昔闻释流号自然,栖遁龙潭山之巅。为怜旱魃赤兹上,积薪自焚上告天。感得天公沛霖雨,至仁一念周万宇。人心如此苟不传,天下谁复为伊吕。我欲筑室祠其下,以愧知己忘物者。勒吾之言石之中,欲雨歌此呼卧龙。
-
旅夜书怀二首·其二
乘月坐江干,幽思转夜阑。丹心犹魏阙,清梦祇家山。迟暮身多病,萧条路更难。归来趺坐处,夜气满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