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答李翊书》是唐德宗贞元十七年(西元八〇一年)韩昌黎给李翊的复信,是一篇书信体论说文。李翊曾向韩昌黎请教写文章的技巧,韩昌黎写了这篇文章作答。文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文学观,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决定表现形式,所谓「气盛则言宜」。同时结合自己的写作实践具体指出,写好文章的基本条件是要不断加强学习和修养,不诱于势利,建立「立言」的意思,并且要注意修改,求新,「惟陈言之务去」。
创作背景
《答李翊书》写于唐德宗贞元十七年(801年)。韩愈自贞元八年(792年)考取进士后,未能经由吏部考度步入仕途,胸怀用世之志而无所施展,颇不得意,但以儒道和“古文”自负的志向并未衰减。李翊,贞元十八年(802年)进士及第,曾跟韩愈学习古文。这是韩愈写给李翊的一封书信,写此书信时韩愈三十四岁,在长安。
相关诗词
-
《别李秘书始兴寺所居》拼音版
不见秘书心若失,及见秘书失心疾。安为动主理信然,我独觉子神充实。重闻西方止观经,老身古寺风泠泠。妻儿待我且归去,他日杖藜来细听。
-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拼音版
代北有豪鹰,生子毛尽赤。渥洼骐骥儿,尤异是龙脊。李舟名父子,清峻流辈伯。人间好少年,不必须白皙。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十九授校书,二十声辉赫。众中每一见,使我潜动魄。自恐二男儿,辛勤养无益。乾元元年春,万姓始安宅。舟也衣綵衣,告我欲远适。倚门固...
-
《夏夜李尚书筵送宇文石首赴县联句》拼音版
爱客尚书贵,之官宅相贤。酒香倾坐侧,帆影驻江边。翟表郎官瑞,凫看令宰仙。雨稀云叶断,夜久烛花偏。数语敧纱帽,高文掷彩笺。兴饶行处...
-
《酬乐天闻李尚书拜相以诗见贺》拼音版
初因弹劾死东川,又为亲情弄化权。百口共经三峡水,一时重上两漫天。尚书入用虽旬月,司马衔冤已十年。若待更遭秋瘴后,便愁平地有重泉。
-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拼音版
...为所不为也。今之命师者大类此。吾子行厚而辞深,凡所作皆恢恢然有古人形貌;虽仆敢为师,亦何所增加也假而以仆年先吾子,闻道著书之日不后,诚欲往来言所闻,则仆固愿悉陈中所得者。吾子苟自择之,取某事,去某事,则可矣;若定是非以敎吾子,仆才不足,而又畏...
-
《答李博士》拼音版
休沐去人远,高斋出林杪。晴山多碧峰,颢气疑秋晓。端居喜良友,枉使千里路。缄书当夏时,开缄时已度。檐雏已飖飏,荷露方萧飒。梦远竹窗幽,行稀兰径合。旧居共南北,往来只如昨。问君今为谁,日夕度清洛。
-
《纶与吉侍郎中孚司空郎中曙苗员外发崔补阙峒耿拾遗湋李校书端风尘追游向三十载数公皆负当时盛称荣耀未几俱沈下泉畅博士当感怀前踪》拼音版
...香飘桂实,乳溜滴琼英。补阙思冲融,巾拂艺亦精。綵蝶戏芳圃,瑞云凝翠屏。拾遗兴难侔,逸调旷无程。九酝贮弥洁,三花寒转馨。校书才智雄,举世一娉婷。赌墅鬼神变,属词鸾凤惊。差肩曳长裾,总辔奉和铃。共赋瑶台雪,同观金谷筝。倚天方比剑,沈井忽如瓶。神昧...
-
《得耿湋司法书因叙长安故友零落兵部苗员外发秘省李校书端相次倾逝潞府崔功曹峒长林司空丞曙俱谪远方余以摇落之时对书增叹因呈河中》拼音版
鬓似衰蓬心似灰,惊悲相集老相催。故友九泉留语别,逐臣千里寄书来。尘容带病何堪问,泪眼逢秋不喜开。幸接野居宜屣步,冀君清夜一申哀。
-
《题李三书斋》拼音版
灼灼青春仲,悠悠白日升。声容何足恃,荣吝坐相矜。愿与金庭会,将待玉书徵。还丹应有术,烟驾共君乘。
-
《答崔侍郎钱舍人书问因继以诗》拼音版
...与我同一源。帝乡远于日,美人高在天。谁谓万里别,常若在目前。泥泉乐者鱼,云路游者鸾。勿言云泥异,同在逍遥间。因君问心地,书后偶成篇。慎勿说向人,人多笑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