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是宋代陈师道的一首七言律诗,收录于《后山集》中。诗的首联点出项王戏马台的荒废,钟声中夕阳的西沉,是感喟的触媒。第三、四两联说老境将至,好景不常,应该抓紧时间玩赏风光,多作好诗,不须汲汲于世俗之事。此诗清淡高致、内涵深蕴,是作者诗学杜甫的瘦劲浑厚之作。
- 作品出处后山集
-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 创作年代1089年
创作背景
元祐四年(1089年),陈师道在徐州任州学教授,《次韵李节推九日登南山》这首诗即是在这段时期的一首重阳登高即景抒怀之作。
相关诗词
-
次韵周开祖九日登金山
恨不从公此日游,凭陵天堑棹黄头。江回巨浸吞三岛,云破危栏览数州。故事能追彭泽亮,清谈思对漆园周。黄花白酒鲈鱼晚,别有江南一段秋。
-
次韵李公择九日见约以疾不赴
它年逢九日,杯酒逐英豪。渐老经秋病,独醒何处高。床头添药裹,坐上减牛毛。寂寞知谁问,烦公置浊醪。
-
次韵解颐叟九日登楼唐律二首·其一
诗翁九日独登楼,怅望当年浅碧洲。菊径全稀虚过节,橘乡无术敢当侯。汉庭非晚咨良策,边算于今待远筹。曾得合肥家信否,未应胡越可同舟。
-
次韵孙直言九日登龙门山
皇祐二年秋九月,九日龙门遇佳节。新都大夫孙隐之,报政优游共民悦。升山高会宾主俱,满头黄菊泛茱萸。遥开醉眼极千里,身高气爽胸怀舒。逢时感物以次发,诗成落落倾玑珠。初言府政好太守,化行岁稔民力苏。喜声协气遨以狂,稚子负老老者扶。又言登临风景异,澄川秀野如...
-
回至英州九日登南山寺张明府载酒
野寺移樽木叶苍,南山佳色对重阳。闲阶坐爱莓苔静,深院时闻松桂香。岂有参军来落帽,偏宜陶令与传觞。今朝不费天涯目,此地登高近故乡。
-
次韵李希颜同知登吴山有感
凤舞龙飞运已更,江流难挽几伤情。荒陵鸟雀声如怨,故国风云气不平。冠盖偶然寻胜地,旌旗且莫指边城。登高别醉黄花酒,更拟重阳一日晴。
-
九月九日登龙山
郡庭常窘束,凉野求昭旷。楚客凛秋时,桓公旧台上。清明风日好,历落江山望。极远何萧条,中留坐惆怅。东弥夏首阔,西拒荆门壮。夷险虽异时,古今岂殊状。先贤杳不接,故老犹可访。投吊伤昔人,挥斤感前匠。自为本疏散,未始忘幽尚。际会非有欲,往来是无妄。为邦复多幸,去国殊迁放。且汎篱下菊,还聆郢中唱。灌园亦何为,于陵乃逃相。
-
次韵杜子美九日蓝田崔氏庄
远谪须知怀抱宽,节逢九日亦追欢。手挼青蕊看浮盏,蜡剪黄花戏插冠。淅淅斜风飞败叶,萧萧细雨作轻寒。天涯只是思亲切,更把家书再四看。
-
重九日游南山峡觉海寺
恰重阳日到南山,小摘黄花供绿樽。钟叩一声萧寺晚,移舟载月过前湾。
-
九日登酉山
断续青烟起涧阿,隔城听彻采樵歌。疏林下碍登高目,无数秋山夕照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