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有感五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政论诗。这五首诗提出息战、行俭德、封建的文治主张,呼吁君主下“哀痛诏”罪己,与民更始,抒发了作者在当时复杂时势下特有的情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和政治情况的深刻了解和认识。全诗富于政论色彩,又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
第四首诗主旨在于建议朝廷分封宗藩以抑制不臣的藩镇。这与杜甫《为阆州王使君进论巴蜀安危表》一文意见完全一致。处在王纲解纽的当时,想用血缘纽带加以维系,亦无济于事,但诗人已预感到正在酝酿的藩镇之祸,还是很有意义的。
创作背景
《有感五首》一般认为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秋,当时杜甫在梓州一带。而杨伦持不同观点:“此诗或编在广德元年之春,事迹既多不合。或编在是年冬,方当蕃寇狓猖,乘舆播越,岂宜有‘慎勿吞青海’语,且此时而欲议封建,则亦迂矣。详其语意,当是收京后广德二年(764)春作。盖吐蕃虽退,而诸镇多跋扈不臣,公复忧其致乱,作此惩前毖后之词。未几,仆固怀恩遂引吐蕃、回纥入寇,亦已有先见。所谓编次得,则诗意自明也。”这五首诗和当时国家的政治军事有密切关系。
相关诗词
-
《有感五首·其五》拼音版
盗灭人还乱,兵残将自疑。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愿闻哀痛诏,端拱问疮痍。
-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其五》拼音版
尔时儒者定应无,问政胡为不问儒。五代乱离千血阵,万山深杳一丹炉。能容隐遁犹难必,遽谓飞升岂不诬。我欲卜邻聊避俗,未须跳入长房壶。
-
《野人饷菊有感四首·其四》拼音版
天寒万木尽悲秋,谁殿群芳斗未休?寄与黄花应努力,须知摇落有黄州。
-
《河中春游有感五首·其三》拼音版
坎止流行以待终,幽人射隼上高墉。穷通世路元多事,艰险机关有几重。百尺苍枝藏病鹤,三冬蛰窟闭潜龙。琴书便结忘言友,治圃耘蔬自养慵。
-
《奉同陈应举月夜斋宿玉堂有赋五首·其四》拼音版
塞直慕南董,良明宪夔皋。孰为非我事?相命须其曹。被褐骞寒素,奉璋参俊髦。王戡载简册,臣职放牲牢。忠敬道无二,笑谈谊弥高。
-
《常州孟谏议座上闻韩员外职方贬国子博士有感五首·其一》拼音版
忽见除书到,韩君又学官。死生纵有命,人事始知难。烈火先烧玉,庭芜不养兰。山夫与刺史,相对两巑岏。
-
《读本朝事有感十首·其四》拼音版
非独苏仙念老穷,古灵亦复荐孤忠。白头不得诸公力,惟有西塘八十翁。
-
《自湘乡趋邵阳以避谤不敢取道衡岳有感五首·其二》拼音版
石廪巉天堆祝融,遥看山色有无中。宽恩异日容归老,先到衡阳回雁峰。
-
《斋宫尚有残雪思作学士时摄事于此尝有闻莺诗寄原父因而有感四首·其四》拼音版
诗篇自觉随年老,酒力犹能助气豪。兴味不衰惟此尔,其馀万事一牛毛。
-
《有感五首·其一》拼音版
将帅蒙恩泽,兵戈有岁年。至今劳圣主,可以报皇天。白骨新交战,云台旧拓边。乘槎断消息,无处觅张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