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有感五首》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组政论诗。这五首诗提出息战、行俭德、封建的文治主张,呼吁君主下“哀痛诏”罪己,与民更始,抒发了作者在当时复杂时势下特有的情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和政治情况的深刻了解和认识。全诗富于政论色彩,又具有强烈艺术感染力。
第一首诗,诗人质问那些节度使不感君恩,不思报国。广德元年(763)春,安史之乱终于平定。征讨叛军的唐朝将领仆固怀恩,为培植党羽,奏请朝廷以史朝义部将薛嵩、田承嗣、李怀仙等为河北诸镇节度使。代宗只求苟安一时,竟然答应了。这些降将,各据一方,不修职贡,反使朝廷接连派遣使者,前去慰谕。
创作背景
《有感五首》一般认为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秋,当时杜甫在梓州一带。而杨伦持不同观点:“此诗或编在广德元年之春,事迹既多不合。或编在是年冬,方当蕃寇狓猖,乘舆播越,岂宜有‘慎勿吞青海’语,且此时而欲议封建,则亦迂矣。详其语意,当是收京后广德二年(764)春作。盖吐蕃虽退,而诸镇多跋扈不臣,公复忧其致乱,作此惩前毖后之词。未几,仆固怀恩遂引吐蕃、回纥入寇,亦已有先见。所谓编次得,则诗意自明也。”这五首诗和当时国家的政治军事有密切关系。
相关诗词
-
《河中春游有感五首·其四》拼音版
西域渠魁运已终,天兵所指破金墉。崇朝驲骑驰千里,一夜捷书奏九重。鞭策不须施犬马,庙堂良算足夔龙。北窗高卧薰风里,尽任他人笑我慵。
-
《河中春游有感五首·其一》拼音版
西胡搆室未全终,又见颓垣绕故墉。绿苑连延花万树,碧堤回曲水千重。不图舌鼓谈非马,甘分躬耕学卧龙。粝食粗衣聊自足,登高舒啸乐吾慵。
-
《常州孟谏议座上闻韩员外职方贬国子博士有感五首·其四》拼音版
力小垂垂上,天高又不登。致身唯一己,获罪则颜朋。禄位埋坑阱,康庄垒剑棱。公卿共惜取,莫遣玉山崩。
-
《自湘乡趋邵阳以避谤不敢取道衡岳有感五首·其一》拼音版
平生性僻爱溪山,偶得经行只为闲。叹息迂程避烦啧,坐令南岳阻跻攀。
-
《闻蝉有感三首·其一》拼音版
初闻蜀树蝉,含喝晚风前。便把凄凉意,催成摇落天。易惊惟远客,所得是流年。空腹悲何事,繁于五十弦。
-
《饮兴道观有感五首·其四》拼音版
山门藓兽石嶙峋,三耳翁今去几春。蝼蚁与谁频作梦,茯苓应更长如人。土馒头里无仙骨,金仆姑边尚战尘。焉得亦如酒家叟,一茅庵住自由身。
-
《读杜工部集有感五首·其五》拼音版
微之铭墓论文序,介甫推心赞像诗。俨尔一呼公欲出,肃然再拜我无辞。白头皂帽鱼龙夜,碧海青天涕泪时。公境我更言我吐,磬囊末路复谁知。
-
《舟中闻时事有感五首·其五》拼音版
一灯幽燄照蓬窗,吾道从违孰主张。独起披衣夜中坐,静听疏雨落寒江。
-
《舟中闻时事有感五首·其三》拼音版
即使程朱今复生,也须旧说一番更。若还究竟昆崙顶,姬孔明明有法程。
-
《乱中杂感五首·其一·革命》拼音版
汤武始革命,应天而观兵。不闻汤武师,累月攻一城。上有贼疆吏,下有贼诸生。相率为叛乱,蜩螗为沸羹。一朝遇摧折,将为石乞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