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卢照邻这首《雨雪曲》是一首边塞诗。此诗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诗中所包含的戏剧化元素,表现为自相矛盾及对立世界的混合。
诗中写冰雪将长城装扮成一个银和玉的宫殿,神仙的宫殿。然而具有嘲讽意味的是,中国的军队正覆没在这里。诗中恰当地保持了“省略战争”的手法,但长城的肃穆景象后面隐藏着征人大量死亡的残暴事件,而长城上空云层“平”展, “平”的另一意义是“平定”。“节旄零落”具有讽刺意义,“零落”一词经常与秋天树木的落叶相联系。征人们全部牺牲了,他们的旗帜像秋天的树叶一样轻柔地飘落地上,而皇帝并不知道这一切,若只看到平静景象和琼玉般关塞的读者也未观察到这一点。他们的“名”,功名,在字面上又指征人的名字,但除了不知名的死者外,整个场面空无一人。
相关诗词
-
《雨雪曲》拼音版
都尉出祁连,雨雪满鸡田。雕陵持抵鹊,属国用和毡。冰合军应渡,楼寒烽未然。花迷差未著,疏勒复经年。
-
《雨雪曲》拼音版
雨雪天山夜,征夫阅壮丁。将军犹转战,属国尽来庭。试比临关月,还同陨石星。借问寄衣使,何时过五陵。
-
《雨雪曲》拼音版
边城风雪至,游子自心悲。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恐君犹不信,抚剑一扬眉。
-
《雨雪曲》拼音版
大漠雪霏微,同云冻不飞。玉城翻落月,珠树带斜晖。古戍烽烟断,平原猎骑归。最怜翠袖薄,犹是寄寒衣。
-
《雨雪曲》拼音版
朔边昔离别,寒风复凄切。峨峨六尺冰,飘飘千里雪。未塞袁安户,行封苏武节。应随陇水流,几过空呜咽。
-
《雨雪曲》拼音版
风号沙塞北,雪暗玉关西。听水谙狐迹,循山趁马蹄。三冬边戍苦,万里塞云低。汉节彫零尽,苏郎应未归。
-
《雨雪曲》拼音版
朔方九月先雪飞,旌旗惨淡无光辉。沙场万里杳无际,黄云不动西风悲。军容肃肃壮前驱,寒威冷冷生铁衣。君恩未报敢忘死,欃枪扫尽终当归。
-
《雨雪曲》拼音版
行道广且深,霏雪何飘飏。晨风无终极,烈烈吹我裳。长冰断四泽,灏景瀰八荒。遥曭达周原,廓哉无何乡。迫观古岩侧,碛路如羊肠。猎人携犬至,穷兽走彷徨。仆饥委道陬,马疲不能行。戍旗动高隧,云是甸子冈。超骧愧局步,踯躅徒自伤。
-
《元日雷雨三日雨雪仍雷四日雪》拼音版
元日何多雨,才春已荐雷。史严宣父笔,诗冷杜陵杯。一饱思坡麦,閒吟嗅野梅。晴光与淑气,应不待人催。
-
《雪夜小饮赠梦得》拼音版
同为懒慢园林客,共对萧条雨雪天。小酌酒巡销永夜,大开口笑送残年。久将时背成遗老,多被人呼作散仙。呼作散仙应有以,曾看东海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