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简介
《十五夜观灯》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从远、近两个角度描写了元宵节的各种灯饰,远眺如繁星落地,近观如明月高悬,更有少女的笑脸与元宵灯笼相映成辉,使元宵灯节增添了无限情趣。全诗对仗工整,遣词构思巧妙,入情入景,色彩绚烂,字里行间都有欢愉之情流露。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667年
创作背景
任国绪《卢照邻集编年笺注》认为此诗是唐高宗显庆元年(656)作于成都府。据《入秦川界》诗,卢照邻在邓王李元裕府时奉使益州,当以春末夏初抵成都,此诗当是卢照邻在益州滞留期间所作。彭庆生《唐高宗朝诗歌系年考》则认为此诗作于乾封二年(667)前后卢照邻任新都尉时。新都是益州属县,故卢照邻多与益州属吏交往,参与益州大都督府的种种宴集。
相关诗词
-
《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拼音版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
《十五夜同潘子朋梁丙孺朱季美集苏叔大宅雨中观灯得陵字》拼音版
苏端今爱客,促骑兴堪乘。海国三城雨,春筵百子灯。锦攒花似洛,觞急酒如渑。谁信清平曲,歌钟过五陵。
-
《正月十五夜清音阁宴集符乃九广文改席多绩堂步月观灯》拼音版
春郊步屧共逶迤,放夜严城淑气移。万树网云笼鹤燄,一庭璧月浸皋比。喜看今夕冰成茧,莫问前宵雨濯枝。自笑白头真勃窣,亦随人踏五花儿。
-
《湘月·四月十五夜味莼园观赛珍会与亚君偕》拼音版
同行池上,爱电光照遍,晚来清绝。明月中天三五夜,几见金瓯圆缺。阆苑栽花,钧天张乐,历乱奇思发。这番游览,愁肠那不千结。喜见八凤争飞,六龙竞舞,疑叩华严窟。回首流民图一幅,狼藉荒郊枯骨。淮北饥寒,江南佳丽,两样同凄切。灯前归话,细君相对呜咽。
-
《观化十五首·其八》拼音版
不知喜事在谁边,风结灯花何太妍。恐是邻家醅瓮熟,竹渠今夜滴春泉。
-
《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拼音版
承明少休沐,建礼省文书。夜漏行人息,归鞍落日馀。悬知三五夕,万户千门辟。夜出曙翻归,倾城满南陌。陌头驰骋尽繁华,王孙公子五侯家。由来月明如白日,共道春灯胜百花。聊看侍中千宝骑,强识小妇七香车。香车宝马共喧阗,个里多情侠少年。竞向长杨柳市北,肯过精舍竹林...
-
《庚午岁十五夜对月》拼音版
海澄空碧正团圆,吟想玄宗此夜寒。
-
《十五夜望月》拼音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
《和袭美天竺寺八月十五夜桂子》拼音版
霜实常闻秋半夜,天台天竺堕云岑。如何两地无人种,却是湘漓是桂林。
-
《正月十五夜灯》拼音版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